古典诗词漫话·南朝诗魂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梁武诗才(2/2)

    沈约的三首就不介绍了。只顺带说一下:其第三首结句云:“男儿得富贵,何必在归乡?”这可叫襄阳少女们伤心犯愁了。

    萧衍与沈约本是文友。如今成为君臣,仍时常一同吟咏。除《襄阳蹋铜蹄》外,萧衍还曾命沈约作《四时白纻歌》五首。他自己也做过《白纻辞》二首。《白纻》原是晋时的宫庭舞蹈。大约舞者穿着白纻制的衣袍,执白纻制的手巾,故其歌辞云:“高举两手白鹄翔,轻躯徐起何洋洋。”又云:“爱之遗谁赠佳人,质如轻云色如银。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余作巾。”其歌声舞姿,定是十分曼妙动人的。南朝各代均有其舞。萧衍所制新词二首云:

    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管促节舞少年。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纤腰袅袅不任衣,娇怨独立特为谁?赴曲君前未忍归,上声急调中心飞。

    “未肯前”、“一转”、“独立”、“未忍归”等都是描摹舞蹈中的姿态动作。妙在与舞者的神态、心情打成一片,将她写得含羞带怯、如娇如怨、自矜自怜、柔情脉脉、欲去还留,令读者心醉神眩。尤其是“含笑一转私自怜”七字,真正是体贴入微。晋代歌词写舞者主要写其动作,也颇动人;而写神态处,如“凝伫善睐容仪光”、“如矜若思凝且翔,转眄遗精艳辉光”数句,尚未至刻划入髓。宋代汤惠休拟作着重描摹其神态心情,如:

    琴瑟未调心已悲,任罗胜绮强自持。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

    为君娇凝复迁延,流目送笑不敢言。长袖拂面心自煎,愿君流光及盛年。

    似觉不如萧衍所作灵妙浑成。“愿君”句中“流光”指“君”(亦即观舞者)之恩宠而言,此句似直露而少蕴藉。相比之下,萧衍之作确最有特色。无怪乎宋人许□拍案叫绝道:“嗟乎,丽矣!古今当为第一也。”(《彦周诗话》)

    萧衍的功业当然根本不能与魏武帝相提并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能与之相比。魏武诗是金戈铁马,萧衍诗只是曼舞轻歌。然而叱咤风云的英雄也需要听歌观舞,悦目娱心。其实曹操便正是一位“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的音乐歌舞爱好者。(《三国志·武帝本纪》)人的精神生活、文化需求是多方面的。关西大汉唱“大江东去”与十七八女孩儿唱“晓风残月”,尽可并行不废。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