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曹操心目中的理想国(2/2)

    桃源图(明 王恒)

    明眼人不难看出,无论是源于老子的世外桃源,还是出于曹操的理想王国,无非都是将以往某一历史阶段美化的结果。曹操向往的是传说中周公旦执政的西周初期,老子、陶渊明则进一步向往没有君主,人民“于何劳智慧”,“结绳而用之”的原始社会。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力发展了,科技进步了,然而人的也随着膨胀了,社会对人性的束缚也随着增强了,人逐渐沦为社会、自己的的奴隶。人们便会缅怀更加接近自然状态的上古时代,并将它美化。这就像成人总是留恋自己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并将它想像得十分美好一样。时至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仍时常掀起“复归自然”的思潮,也出于同一缘由。对此,我们不能一概斥为幼稚的空想,因为社会发展虽使人类进步,但也确实使人类丧失许多美好的东西。因此,这一类复归自然的理想虽然不可能完全实现,却也能促使人们意识到并且抵制和减少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病,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

    曹操的政治理想“落后”于老子、陶渊明,当然不是缺乏想像力的缘故。作为执政的统治者,他的理想当然不能像在野的哲学家和诗人那样天马行空,无所羁勒,而只能更加现实一些。唯其如此,他的理想在后世真想有所作为的士大夫那里却也不乏嗣响者。唐代诗人杜甫在慷慨高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时,心目中恐怕也存有一个曹操式的理想国吧!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