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14日至28日,在国际学生组织“学生论坛2000(student forum 2000)”的邀请下,我前往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学生论坛2000——长期培训计划(long term training course——lttc project)”。在布拉格的短短15天里,我与来自亚、非、欧和拉丁美洲的19个国家的一共20名年轻人,在一个由6名国际职业训练者组成的训练小组的组织下,进行了整整10天的封闭讨论、学习与训练。在训练结束后,我又花了三天的时间在布拉格——这座米兰·昆德拉和德沃夏克的故乡,卡夫卡与莫扎特的最爱,“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中徜徉,迷失于她那些永远也数不清的书店、咖啡屋、教堂和博物馆里。
就让我们暂时跳出大学这个框子,去看看在大学校园外面发生的,但却和我们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a)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全球化与整合)
这是我们在10天的讨论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两个话题,而实际上整个lttc project的背景,整个“学生论坛2000”产生的环境,甚至说整个欧洲社会结构中,强大的ngo(the third sector)的兴起,都是“全球化”与“整合”这两个时代主题的深刻反映。
全球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在脑海里,“全球化”直接联系着的概念恐怕是一些诸如“ by doing”的精神,经过系统的研究与归纳,已经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在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个人教育和跨文化教育的领域中,非正式教育的方法被公认为是最有效、最重要的。
简单对比非正式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方法,我们会发现: 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教授学生已经由前人总结好的理论与经验,使学生通过重复或练习掌握与记忆,再在实践中运用。而事实上,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分析,人们成功学习的心理状态是通过“实践—回顾—总结—新的实践”进行学习的。特别对于一些与个人经验、体会和感受密不可分的知识与技能,传统教育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非正式教育正发展出了许多专门的方法与技巧,通过设计某些看似简单的游戏、角色扮演,通过参与者亲身的实践、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个人的心理感受,参与者自己总结出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举个例子说明,当我们在训练“交流技巧”的时候,没有人像我原来预期的那样,在黑板上写提纲分析:什么是交流,它有几个特点,交流的步骤等等等等。我们只是被分为两组,每组里有7个参与者,每人拿到了一个信封,其中有一个信封里装着一个由7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图案拼成的正方形,其余6个人的信封里装着9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图案,其中都有能够拼成正方形的7个三角形,而另外的2个三角形则各不相同。这7个人分开坐在屋子的不同角落,彼此之间无法看到其他人所拼的图案。游戏的规则是,拿到正方形图案的人作为“消息源”,通过语言的描述,指导其他6个人拼出同样的正方形,如果6个人全部拼对,则游戏结束。在第一个阶段中,只有“消息源”可以说话,其他6个人不能说话; 第二阶段中,每个参与者可以单独向“消息源”对话;第三个阶段,参与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两个“观察者”,记录每个人的表现与游戏的进度。
当游戏开始被介绍时,我们觉得非常的容易,然而在第一阶段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按照“消息源”的指示拼出正方形。尽管“消息源”试图说得非常详细,什么“大的红三角在最下面,上面是一个绿的小三角……”但这时候我们才发现用语言来精确描述一件事情是这么的难,更何况对于“消息源”所使用的视角,我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在第二阶段,每个人都争着按自己的理解向“消息源”提问,有效的交流仍然无法形成,仍然没有人可以正确的拼出来。到了第三阶段,我们终于开始想办法了,先在参与者之间讨论达成描述这个正方形统一的方法,然后要求“消息源”按我们提供的方法重新给与信息,这一次,终于有好几个人拼出来了,然而有一个参与者由于个人的原因,一直没有办法拼出来,也没有积极的与别人沟通,同时,已经拼好的参与者也没有主动的与她沟通。最终,6个人没有都正确的拼出来,我们成了游戏的失败者。
游戏结束后,更重要的事情是总结,大家坐在一起,回想刚才整个过程,每个人谈自己的表现与体会,也对别人进行评判,总结出各种交流的技巧,并将结论写在黑板上,最终我们写了满满的几张纸。没有人教我们,我们最后自己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技巧,并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感觉到真正学到了如何交流,并且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这恰恰就是非正式教育的魅力。
非正式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结果,强调受教育者的自身感受而非受教育后的改变,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个体,通过参与者自身的反省和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达到在同一个过程里解决不同个体的特别问题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非正式教育在对于个人感悟性知识的启发上,在对个人完善的性格与心理的塑造上,的确有着正式教育所无法达到的功能。
也许我们校园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社团活动、学生组织在一定的程度上起着非正式教育的功能。参与社团、组织学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种拟化的非正式教育模型,参与者在行动之中通过互动来获得知识。
“
c) ngo & project management(非政府组织与项目管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