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一)感谢失败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罗马的一位将军被埃及人打败了,逃回了罗马。皇帝不但没有处死他,反而再次给他一支大军,让他继续出征。朝中的大臣纷纷表示反对,认为不能信任他。皇帝问:“为什么不能信任他?”“因为他失败过。”“这正是我相信他的原因。”皇帝说。不久,捷报从前方传来。

    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够给人教益。成功的时候,很少有人在欣喜之余,还能心平气和地总结原因,而失败却会给你带来心灵上更大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犯过的错误。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所以许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才真正遇到了困难与挫折。听说过太多在校园里春风得意的人离校后一蹶不振的故事,于是我经常想,如果能够在学校里面经受过一些困难和失败,应该不是件坏事。然而当失败真的袭来时,我仍然花了不少时间去调整。

    大三的上学期,按照传统,法学院的学生会主席都是由刚刚升上大三的学生通过竞选出任。当时的竞选是由全系本科四个年级的班级产生的代表,不记名投票,得票数多者当选。

    我知道这比起昌平园里我经历过的那场竞选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了:这里有四个年级同学的不同利益,有即将“退役”的上届学生会的势力,还要靠自己平时对学生会系统工作的了解和投入,许许多多的因素都可能会左右竞选的结果。

    大二的暑假,我在对香港大学学生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突然觉得北大传统学生会那种“组织讲座+组织晚会+组织比赛”的存在方式应该彻底加以改变,学生们现在需要的已不是单纯的组织文体活动,而是更深层次的与就业、学生权利和自身素质发展紧密相关的综合服务。因此,当暑假结束我回到北大时,突然决定去参加竞选,我认定,只要我竞选成功,就能实现我所期望的那种转型。

    那个时候我的竞选对手已经准备了一个暑假了,他们都有着在上届学生会工作的经历,并且和这次竞选的组织者(大部分也是上届学生会的成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竞选也是千方百计去赢得关系和信任的过程,于是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联系。

    在我开始宣布竞选之前,我已经明白自己在准备工作上处于劣势了。然而我仍然相信我有优势,我有他们所没有的新的主意和观念,能够用我的竞选纲领和改革计划打动选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