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书写法有一定创新度,是双线并进的,分别以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标识,“大写线”展现霍老师的生活,“小写线”是本书作者自身的成长历程,所以有必要交代一下。在书中,我只是想以生活来揭示教育的本质,并呈现给您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霍老师的老家济南,我的祖辈也生活在那里。后来我的爷爷携家带口到了山东寿光,我就出生在这里。寿光西边连着青州,青州城南有座云门山,山崖之阴刻有一个巨型的“寿”字,高达七米半,宽有三米七,真是“寿比南山”。光底部的一个“寸”就有两米二,生出“人无寸高”之说。传说这个“寿”字原本遍体通亮,光耀百里,金光所及之域即称寿光。
农家冬闲时节,童年的我又能跟在父亲身后到果园里“打猎”了。我们村子南头有两大片果园呢,下完苹果的秋后,就没人看管了。一大群麻雀落在枝头,父亲朝树上斜端起气枪,眯起左眼瞄对准星,清脆地一声过后,其中的一只便从枝头坠落,我跑过去捡起来装入袋子。那支气枪好精美呀,是父亲自己组装的,光滑泛黄的枣木枪托出自父亲之手。他年轻时在烟台福山的驻军里修过坦克,带过兵也做过文职,甭管干什么都一学就通。家里要修理个器具车辆,做一些木工活,从来不用找别人。父亲还给我做过各式玩具,用杏核、火柴盒做小汽车,用梧桐木制作精致小巧的新式武器。“哎,凤亮,爸爸发现个宝贝。”
我边跟着父亲走,边四处看着果园的冬日景色,一听这话,兴奋地赶快抬头朝他望去。父亲把枪放下,正伸长双臂,拧下一个隐藏在枯枝败叶间的大苹果,一会儿便削好了皮,顺手递给我。这个苹果已经熟透了,真好吃。
又是一声枪响,猎物应声而落。“潘老师,好枪法!”随着这声音走来一人。
父亲回头看去,原来是村里小学校的守森老师。村小学就在果园旁边。
“潘老师今儿个怎么有时间带孩子出来玩了?”因为父亲转业后就在镇上中学工作,他们认识。
“今天我歇班,陪孩子散散心,也练练枪法。”父亲将气枪倚在树身上,笑着说,“您怎么也到这儿来了。”
“都是几个学生淘气,到处跑,我来这儿找学生。您没看着吧?”听父亲说没有,又道,“您的小孩过年也该上学了吧?”
父亲说是啊,“这孩子连育红班也没上过,真上学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跟上趟呢。”
“没事,以前村里有育红班的时候,也不就是等于提前一年上学吗,也学不了个啥,一年级还得从头开始。”守森老师过来拍拍我的肩头,“这孩子挺聪明的,成绩肯定差不了。”
我抬眼看了这位老师好一会儿,问他:“上学怎么上啊,好玩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