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日记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5节:考研辅导班开始了
    考研辅导班开始了7月29日

    女友知道我今天下午就要开始政治辅导班的课程了,心下自是难过,因为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我都不能周末陪她学习了。几天前,她就开始黯然神伤,总说要一个月之后才能见到我。我说,什么时候都可以见面啊。我心中的难过她也知道。上午10点多钟,我就从她家出来了,那时候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她爸爸因为奶奶生病没在。我对她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的叮嘱显然增加了她的难过,相识以来,我们没有超过两个星期的时间不在一起,彼此都已习惯了这种相互厮守。

    我不能过于沉浸在这种分别的伤感中,我们没有多久一定会相见,这是一定的。我匆匆走下楼,在楼下,我仰望她不停挥动的手臂,那空中的挥舞仿佛在搅动我本已纷乱的心绪,我担心自己迈不动离去的脚步,我再看一眼,不敢再回头: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努力从短暂分别的伤感中抽身出来,下午的课开始了,讲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是按照大纲要求串讲,没有多少新意,却多少也能帮助掌握一些重点,对于增强理解和记忆,似乎作用也有一些。最关键的是,下午的课程让我确立了“以课本为主”的决心,这个看似非常简单且每个人都通晓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贯彻的,忽略的总是大多数。课后,到图书城买了自己手头没有的教材。

    晚饭后,给女友打电话。思念、忙碌、疲惫、期待、希望……

    聆听考研大师们的心理安慰8月6日

    今天上政治辅导课的依然是那个不知何时成名的教授,所谓考研辅导专家。教授之称谓,是否靠混年头谋得而非当之无愧我等不得而知,但是他的课程着实让我失望。讲堂的音响效果好得没得说,于是,正常语速讲话之外所发生类似鼻子感冒的呼吸哼哈之音以相同的频率重复,起初以为是他外感风寒,经过两天的煎熬之后,发现此乃他说话习惯使然。此人不时掏出“金嗓子”含服,我却没有发现他嗓音洪亮多少,只是发现“马克思”这几个字被断句成“马克、思”,听起来的确有些别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名叫马克的人在思考呢。

    毫无生气的讲课让人昏昏欲睡,但可惜已经掏了大把银子,况且并不是一点作用没有,还是舍不得离开,虽然真的“好辛苦”(此老师多次说和他一起复习好辛苦,确是实情)。

    另外,这个老师最大的法宝是将中文句子以同义词替换、偷梁换柱、语序调整、缩句等方式加以改造,既让人觉得和一直强调大家购买的自编的复习参考书有所区别,又要从中体现自己的个性。

    我开始怀疑这样一个著名考研辅导专家的称号和声誉,只是一种媒体和辅导班炒作的结果,因为至今我还没有看出此人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至于其押题的能力,现在也无从考证。网上有人说,这人讲课其“烂”无比,起初不信,现在心悦诚服。

    看来“有名”和“有用”之间的距离可以很大,希望这老者早点回家安享晚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