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天空下的经济学漫想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十章 永远等待不到的信号(1)
    第四十章 永远等待不到的信号(1)

    永远等待不到的信号

    有比重的时间如多义的梦压在你身上。为了从那时间里钻出,你不断地移动。纵然去到世界边缘你恐怕也逃不出那时间。但你还是非去世界边缘不可,因为不去世界边缘就办不成的事也是有的。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72年,一个叫托尼?惠勒的26岁年轻人和他22岁的新婚太太为了蜜月旅行,开了一辆旧车,从英格兰出发,沿巴尔干半岛穿越欧亚大陆,到阿富汗后卖了车,改乘火车、巴士、人力车、船,经过新加坡、印尼,到达澳大利亚悉尼,耗时9个月,平均每天花费6美元。穿越欧亚两洲到达悉尼时,他们的全部家当只剩下了27澳分(约合2元人民币)。由于经济困难,他们选择在厨房的餐桌上把旅程整理成书,自己印刷,一天卖掉1 500本。就这样,一次玩票成了“lonely planet”出版品牌的开端。托尼说,这世界有230多个国家,我们大概只去过130个国家,还有100个呢……

    在路上,很多人声称自己是“驴子”,是“背包客”,表述自己对旅行的狂热。这些背包客很少不知道lonely planet的。若果真不知道,那估计也不是旅行的信徒,因为lonely planet已经被世界旅行者奉为旅行的圣经……lonely planet的资讯已经扩展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实用性非常强,现在有些人将lonely planet简称为lp,网络上有“老婆”的意思。正是这一品牌掀起了背包旅行的狂热。

    背包旅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如今这种自助式旅行者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背包客的精神是做一个世界人,勇敢地去远方。从秘鲁的库斯可到南非的开普敦,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到中国的丝绸之路,到处可见到背着特大背包,来自五湖四海的背包客。起初背包客是以二十多岁的青年学生为主流,现在已发展到各个年龄层,从十七岁到七十岁都有,包括为数不少的专业人士和退休老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