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个上门收款业务三天前已经落地,这个丝厂,还有临近分理处的几个单位食堂已经开始试点,丁局说如果基层反映效果好,可以再向更大范围机关推广。”
“另外,我这几天也跑了分理处周边几个大型国营单位,目前谈下来一个意向单位——肉联厂,其他几个还在跟进。”
郑明义简直把余长乐当成上级领导在汇报,余长乐听得直乐,开玩笑道:
“可以啊,郑所长,肉联厂都能谈下来,那存款就不愁了啊,我们这些小店的业务还做吗?”
郑明义夸张地倒吸一口气:“瞧您说的,谁的业务不做我也不能不做您的呀?!这不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您回来办业务吗?”
这话倒是不假,业务落地的第一天分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去了长乐服装店,只可惜余长乐不在店里,否则她就是第一个办理上门收款业务的客户,这多有意义呀!
余长乐对这些虚名倒是没什么感觉,只要能够解决她的需求,第几个都行。
郑明义可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多亏了余小姐说的这个上门收款业务才保住了他的工作,不止如此,还亲自出马替他跑回了开展试点的几个单位,对他的恩情大着呢!
更别说这个业务本身就能为分理处拉回多少存款,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考核,这是之前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这么具有开创性的业务,这么有意义的第一个客户名头,他当然要留给他的“恩人”。
八零年代不管是开对公账户,还是个人账户都采用手工登记台账的方式,因此郑明义特意打招呼,将另外两个单位从第二号开始编起,专门把第一号账户的位置给余长乐留着。
余长乐办完业务看着存折上的账户编号,才发现郑明义的小心意,有点替他担心:
“你这跳号办业务,不违规吧?”
虽然知道现在八零年代没有电子档案一说,余长乐还是条件反射觉得是笔差错,担心审查人员找郑明义的麻烦。
郑明义有些意外,没想到余小姐连这个都懂,他连忙摆手道:
“您放心,没有任何问题,这存折三天前就出了库,交给另外一个同事单独入库保管,今天您来了才出库,流程绝对严谨。”
原来如此,余长乐离开一线时间长了,倒是把这些合理的小技巧给忘了,没想到郑所长脑子倒是灵光。
“郑所长有心了,谢谢。”
郑明义笑得开心:“这都是应该的,这个业务可是余小姐开创的先河,第一个开户账号当然该由您来开,我不过是帮您留了几天而已,当不得谢。”
面对郑明义的热情周到,余长乐有些抱歉道:
“对了,郑所长,之前答应你回款的时间可能要晚一些了,目前店里进货需求大,暂时还存不了,不过年底前一定回到账上。”
人情的事有来有往,虽说这钱是余长乐的,她愿意存还是不存都是她的事,可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举手之劳的事又能维护好合作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每天上门收款业务的进账,郑明义今年的任务早就轻松完成,他当然不会催着余长乐回款。
“回款的事不急,年底前如果方便的话您再帮忙放一天,要是不方便还是您的生意要紧,千万别耽误了您的生意。”
他现在在邮政系统里可是春风得意,其他人眼红也没办法。
上门收款作为新业务在邮政内部也要先试点运行,试点的网点当然就是提出这个业务需求的第一十七分理处,在试点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优化流程,其他分理处想要开展相同的业务起码还得等上一个季度甚至更长的时间。
郑明义把计算器不知道按过多少遍,现在离年底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哪怕他一个新客户都不增加,按现在每天新增存款数都够他达标中型网点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