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羊城这样商业发达的沿海大城市,招待所门外无论什么时候总会停着两三辆三轮车,大家已经习惯了客人半夜赶火车、拉货,倒是方便了余长乐的出行。
她早就向姜宇打听好了羊城现在最大的批发市场所在地,给三轮车师傅说了个地名,三轮车直接熟门熟路地奔着那地方去了。
来进货的外地人海了去了,见多识广的三轮车师傅也不会小瞧她一个小姑娘,反而只会越发佩服,小小年纪就敢只身闯羊城,可不是一般小姑娘有的胆魄!
余长乐到了才发现,她来得根本不算早,眼前已然是人山人海,而且说是批发市场,不如说是一条商业街。
东起北京路,西抵起义路,整条高第街长达六百米,原本还算宽阔的路面两边都搭了一个挨一个的棚子,每个棚子上都接了电线,亮着电灯,这才叫一个灯火辉煌。
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商贩们纷纷涌入高第街,在每个摊位前疯狂采购各种衣服、裤子、裙子这里是八零年代时尚与潮流的集结地,从这里进的货根本不怕卖不出去。
余长乐没有急着下手,而是顺着人流一路走马观花地从街头到街尾仔细观察了一遍。
高第街的商户分好几种:
一种是扯了一块大的塑料布,就把上衣、裤子、裙子杂七杂八全堆在一起,要的自己从里面挑选,统一一个价。
这种就卖得便宜,统统五块钱一件,余长乐随便拿了一件看了看质量,还不如她店里的质量好,样式也十分普通。
说它便宜是相较于羊城整体消费水平而言,放到金帛市就是正常价格。
所以,这种货余长乐第一个就把它淘汰了,进这种货回去只能亏本。
还有一种是搭了个棚子的摊位,衣服也没胡乱堆着,而是一件件挂在架子上,看着就比地上堆的有质感。
余长乐伸手摸了摸衣料,确实比地摊上的好上许多,开口问了问价,随便一件都是十块起,喊二、三十的不在少数。
余长乐知道自己一张口就暴露了外地人的身份,自然免不了被高第街的商贩们喊高价,再加上又是个年纪轻轻的生面孔,简直把“敲棒棒”属性叠满了,不敲她棒棒敲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余长乐更是没有轻易下手,而是耐着性子把整条街依次逛完,凡是看上衣品的都和老板攀谈两句,心里默默做着比较筛选。
最后一种她今天无缘见识,就是沿街两旁正规的门面,只能看见挂着各种服饰店的招牌,每一家都闸门紧闭,显然做的不是这个时段的生意。
花了半个多小时大致逛了一圈,余长乐心里有了选择。
她这次进货的本金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一千块钱,就羊城这个物价,她还真进不了多少货。
所以,她决定在其中最满意的一家进货,这样进得多,能最大限度和老板讨价还价。
余长乐笑眯眯地走向她看中的那家摊位,手里摸着挂在最显眼位置的那件红色薄款毛衣,有礼貌地问道:
“老板,请问这件毛衣多少钱?”
摊位老板一听就是羊城本地人,普通话里带着羊城特有的腔调:
“你喺批发定喺零售啊?”(你是批发还是零售啊?)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