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百零五章 诸公子论政!(求订阅)(2/2)

    秦落衡摇了摇头。

    说道:

    “兄长的话太过宽泛。”

    “我建议换个角度,若站在国家角度,当如何治理,若是站在平民角度,又该如何?”

    “我们身在帝王家苑,一生可谓荣华极致。”

    “我曾在民间游走,体会过民生艰苦,一句仁政,恐难治理的了天下,而且何为仁?仁义的对象是什么?代价又是什么?”

    “我们要的是落到实处,非是所谓夸夸其谈。”

    “或许长治久安这个话题太过空洞,我们也实属没经验,但我们应当都想过主政一方,那便换个话题,诸兄弟认为,治国跟治民关键在何处?”

    四下安静。

    众人对视一眼,都面面相觑。

    他们的确生出过主政一方的想法,但像今日秦落衡这般,直接说出来的,他恐还真是头一个。

    胡亥用力将嘴中羊肉嚼烂。

    迟疑些许,开口道:“我不懂什么治国,也不懂治民,但我大秦以法立国,只要恪守法制,只要依法,治国也好,治民也罢,应都不算什么难事。”

    【推荐下,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在我看来,治理之道,在法!”

    一旁。

    公子高犹豫半晌。

    开口道:

    “治国之道,我认为当在安定。”

    “天下动荡,必生灾祸。”

    “治国首要做的事,当是让天下安定,周朝立国近八百年,期间却是战乱频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连活着都成了一种奢望,又何以能谈及治理?”

    “而今在父皇的统治下,六地已平,匈奴已被赶跑,百越难抵大秦铁骑,等到外患拔除,再清理掉六国余孽,内外患竟皆清除,天下当再度进入到一段久违的和平盛世。”

    “因而天下之治”

    “在定!”

    公子将闾道:

    “我确有不同看法。”

    “纵观古今,三代之治,最终都崩于体制。”

    “父皇立国之后,便一直鼎力革新体制,为的便是打造一个新体制,若是体制能始终正常运转,无论天下乱与不乱,大秦始终都能固若金汤。”

    “天下之治,当重于制!”

    话音落下。

    其他公子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见状,扶苏眼中露出一抹异色,他却是没有想到,秦落衡竟有这般本事,能让其他公子说出心中之想。

    这属实难得。

    不过。

    他对此并不在意。

    等到其他公子说的差不多时,扶苏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宦官和侍女,心中稍定,这才开口道:“我认为天下之治,还是在仁政上,四海安定,天下太平,民众富庶,国家强盛,这便是大仁。”

    “想实现大仁。”

    “就要推行仁政,休养民众。”

    “民众安居乐业,自不会去违法,更不会去造反。”

    “眼下父皇实是有些用民过甚,若是施以仁政,废除一些苛法,地方民众岂会再诟病秦政严苛?秦法残暴?没有了地方民众为辅,六国余孽又岂能成事?”

    “天下治理之道,在于仁。”

    “治国当行仁政,治民当宽仁,唯如此,才能让天下归心,万民景服。”

    扶苏话语落下,四周当即安静。

    秦落衡也不禁挑眉。

    他已有些无力吐槽,真不知该说扶苏耿直,还是该说他情商低,其他公子再怎么样,也不会说始皇不是,扶苏却好似没意识到这些,直抒胸臆,根本不加以任何遮掩,实是让人不禁扶额。

    公子高见状,连忙道:“兄长认为是仁,我认为在安定,眼下,我等兄弟大都说出了心中想法,不知十弟又是如何认为?”

    “十弟以往流落民间,对民间了解更深,想必自有一番高见。”

    秦落衡起身,朝众人一礼。

    开口道:

    “高见却是谈不上,俗见倒真有一些。”

    “此非是谦虚,而是实言。”

    “在我看来,治国之道,法也好,安定也好,仁也好,体制也罢,最终的出发点都在国家能正常运行,而国家之所以能正常运行。”

    “当是钱财!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