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065章 高俅的最终结局
    在很多大宋百姓眼里,高求与蔡京实为“一党”,曰奸佞党。

    实际高求这些年,与蔡京也颇多沆瀣一气共同进退的行径。

    但是,朝政局势瞬息万变,涉及顶层权力纷争,很多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很复杂。

    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

    比如蔡京,几十年来四度起伏。

    赵佶包括赵佶之前的宋哲宗赵煦,对蔡京既倚重又忌惮,所以就暗中扶植高求,这才有了蹿升很快的高求执掌京营兵权,作为蔡京的抗衡力量存在于朝野之中。

    所以,高求严格意义上说是皇帝赵佶的私人班底。

    蔡京很清楚官家培养高求的目的之所在,这些年双方相安无事,维持着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只要不涉及到皇权威严、触及赵佶底线,高求一般都会支持蔡京的政治立场。

    而反过来说,蔡京也会适度让些利益给高求。

    然而今天高求出事,这就相当于是打破了微妙的平衡。

    蔡京果断趁机出手,摆明了就是要将高求置于死地,因为他明白自此朝中再无人能对他形成有效制约。

    至于官家……蔡京心里冷笑,当他的权力膨胀到某种高度,骑在他头上的那把椅子是如此触手可及,他未必有造反之心,却真的也渐渐不把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放在眼里了。

    蔡京的人高呼不起,形似逼宫。

    高求伏地哀嚎,赵佶一时间心烦意乱。

    将高求罢官免职,今后何人去制衡蔡京?

    可今日局面,若不严惩高求,蔡京这干人一定不会罢手。

    想起随后将面对朝中文官铺天盖地的弹劾声浪,赵佶头都大了。

    “退朝!改日再议!”

    赵佶踯躅良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终只能耍赖,直接宣布退朝了。

    蔡京也不以为意。

    老奸巨猾如他,深知要拿下高求这种大臣也不是一两次参奏能办到的,这只是第一波。

    随后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都纷纷上了奏表,弹劾高求,群情鼎沸。

    这其中,大多数都奏请罢免高求,以淮南节度使梁师成为太尉,兼管京营殿帅兵马。

    梁师成何许人也?

    蔡京的铁杆,东京六贼之一。

    有意思的是,此人自称是大学士苏轼的私生子。

    不知道苏轼会不会被气得活过来。

    ……

    赵佶正在心烦间,王霖前来辞行。

    他一介布衣,又是男子,长时滞留宫中肯定不是个事,容易惹麻烦。

    听说他要走,赵佶皱眉摆摆手道:“王霖,你还是留在宫里,后日便是殿试,朕不想在此之前,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王霖沉默了下去。

    他听小黄门黄坤说,今日朝会上蔡京等人向高求群起发难,但皇帝并未允准,这说明高求暂未失势。他要离宫,难保高求不会向他下手。

    赵佶又叹息道:“以高求的所作所为,朕真该砍下他的脑袋来当逑踢,可是朕担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