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事物管理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刘念后事(2/2)

    和张渊一样,很快刘念便发现了《玄一经》的不凡,同时也发现了能量消耗惊人的事实。

    就那两条小黄鱼还不够自己吃饭呢。

    于是刘念死记硬背的记下了基本道家经书,摇身一变,就成了正一道的道士。

    此后的这几年,刘念和狐狸,一个下套一个解套,混的倒也风生水起。

    可是刘念只把这只狐狸,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动辄打骂。

    又专门定制了一个项圈,带着电击器和定位仪,以方便对狐狸的控制。

    可惜的是刘念这人,不懂得包装,又不懂得理财,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否则现在也应该是一方“高人”。

    讽刺的是,如果刘念真的出了名,搞不好早就被异常局发现并解决,也许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呢。

    后来,就是遇到杨俊余,继续坑蒙拐骗的大事业。

    再后来,便是路易斯与他的交易了。

    这些事情,一部分出自杨俊余之口,一部分来自异常局的调查,两相结合,倒是把刘念一生的经历,拼凑了个八九不离十。

    赵宣对这种坑蒙拐骗的人,一向没什么好感,不过这个时候,刘念已经在盒子里了。

    人死如灯灭,倒也不用再去说什么了。

    “嗯……”等到杨俊余讲完话,张渊坐在副驾驶,思索一会,转过头问道:“你有没有跟刘念回过家?”

    “没有。”杨俊余摇摇头,说道:“这两年我们基本都在京城附近活动。”

    “行。回去以后我们帮着你把刘念埋了,再去他家看看吧。”张渊点点头,不再多说

    。

    几人在q市市区吃了中午饭,便继续往前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便到了刘念的家乡,一个叫李村的地方。

    张渊直接亮明身份去村公所,跟村里领导了解了一下情况。

    李村大部分人家都姓李,大部分都沾亲带故的,只有少数几家外来户。

    刘念家就是外来户之一。

    只不过刘念家落户得早,刘锡从劳教放出来以后,便被安排在了这个地方。

    刘念父母的坟,也都在村里的墓地中。

    村里领导又帮忙找来了几个老人。

    张渊找他们又打听了一番。

    刘念上次回来住了小半年,后来的十来年,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算算时间,应该是在他发现老爹留下的木匣子以后,便没有再回来。

    张渊提出,要把刘念跟父母葬在一起。

    村领导立刻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说道:“你知道的,现在田地紧张,分不出多余的地哪。”

    张渊立刻便知道了村领导的想法,笑道:“老刘家原来的田地,还有老房子,都是村里的。”

    村领导立刻变了一副表情,一脸悲痛的说道:“乡里乡亲的,刘念跟我从小光屁股长大,怎么能让他流落异乡!”

    张渊又说道:“不过你们要帮忙把刘念家的坟,重新修葺一下,材料钱我们出,工就村里提供。”

    张渊说完,又晃了晃手上的证件,说道:“还有一条是公家的要求,刘念家的老房子,你得先给我保留三年,三年之后,就随便你们了。”

    其实按照规定来说,刘念无儿无女,只有杨俊余这么一个徒弟。

    而杨俊余,本来也没有继承的权利,这些田地房屋,本来就该收公的。

    张渊这是慨他人之慷,欺负这些人不懂规定。

    “没问题。”村领导拍着胸脯保证。

    既然达成了协议,那么说干就干。

    村领导找来了十多个还在村里的壮劳力,当即就安排着对刘念家的老坟进行了修葺,又在旁边修上了新坟。

    除了需要订副棺材刻个石碑,连材料都是村里现成的,张渊付钱就行。

    村里人听见刘家的老田要归公,也是干劲十足。

    这时候干多一点,搞不好就能多分两分田。

    这次可不是在人家田里偷种了,而是实打实分给自己的。

    没多久,刘念便入土为安。

    石碑是刚刚刻好的,也不是什么名家,就是机刻的宋体字。

    “刘讳念公之墓——徒杨俊余敬立。”

    杨俊余在坟头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刘念和杨俊余的师徒情分,也可以说到此为止了。

    人死为大,先把死人的事情干完,几人才去到了刘念家的老宅。

    土坯的房子,跟周围已经修葺好的砖房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木门已经有些腐朽,歪歪斜斜地靠在一边。

    院子里杂草丛生,已经长到一人来高。

    只有三间土房,门窗还算完好。

    张渊踩着院子里的杂草,来到房边,一间一间地,踮着脚从又高又小的窗户,朝里面望去。

    看完,伸手指了指靠右边的一间说道:“先看这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