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2/2)
    做官的时候可以人走茶凉,可贪污受贿则是要伴随一生的。

    最多因为多少的问题,而出发的力度轻重不一而已。

    而别的反抗,就是别让有的人,给造反成功了,那时候可是会死去不少人的。

    得了皇上似四而非的话,他们都明白,暂时不要在这上面动脑筋。

    可只要想到衮州,就有几个难题是不容易跨过的。

    几个藩王,就能让他们很头痛了,还有一个千年世家的孔家,更是没办法处理的棘手难题。

    晋王求桂,藩太原,万历卅九年袭。子审烜袭爵,李自成入晋,降。

    后来崇祯起了西安府,也没有见到此人,最后还想着求见崇祯一面,被拒之门外,现在正在某个工地上干活领工钱呢。

    崇祯当时还亲自下过诏书。

    说:凡事大明藩王,都要做事才能有回报,如若不然就等着饿死吧。

    当然也解开了藩王可以科举,可以做官有上升的仕途,也可以经商,但都必须符合大明的律例才行。

    本就富贵的藩王们一阵哀嚎,大骂着崇祯不经亲戚情义。

    而那些已经被生活折磨的,毫无出头之日的朱家子孙却是欣喜若狂,不少人已经汇总到了自己吃饭的饭碗。

    总之只要是朱家的人,到也不会被人欺负。

    前提是正正经经的干活。

    要不然人家可是能够上京师,告御状的,就问你怕不怕。

    总之不但解决了大明积弊下来的一些顽疾,还因此收获了一些铁杆的支持者。

    更重要的是地方上有了这些朱家子孙们的监督,居然也有着免费的督查作用,一些崇祯还没有伸出去手的地方,官场风气为之一清,也是一个异数。

    当然现在鲁王寿鋐,藩兖州,万历廿九年袭,子以派、以海。

    据锦衣卫所言,可是和孔家人走的很近。

    另外也得到了南京的一些人的默许和支持,身后也建立起了一直军队,就是暂时不知道战斗力如何。

    随着崇祯的备战。

    大明的局势再次紧张了起来。

    原本其他地方,见到崇祯道已经快一年多时间没有动手,还以为可以继续的稳定下去。

    此时看来已经成了奢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三月。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也有“轩辕生”

    的说法。

    《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

    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崇祯却在故纸堆中重新把这个重大的节日翻了出来。

    轩辕诞生,可是华夏文明的盛光。

    怎么能够以为某些原因而放弃自己的根呢?

    传统文化,传承的就是一种精气神,但是很神奇的就是这种精气神往往传承不下来,那些玩弄人心的东西,却能够坚定不移的传下来。

    不知是著述的人,忘了在书中记载,还是有的人根本就不想要轩辕的诞辰。

    他们宁可去庙里烧香,求神拜佛,也不愿意多回忆一下自己的先祖,在蛮荒时候,战天斗地的英姿。

    崇祯皇帝去了祖庙上香,也去了英雄殿缅怀先烈。

    这次去的时候,他带上了自己的皇后,也戴上了自己还未曾足月的儿子。

    皇后很忐忑,在传统之中,一般这种时候,是不允许女人前来的。

    然而崇祯就偏偏打破了这种约定成俗的传统。

    此时的崇祯还不知道,就是他这一次带着皇后来了一次英雄殿,从此之后大明的女孩子们,就多了一个英雄梦。

    而在英雄殿上香的人,也就多了一些女人。

    皇子很安静,一路上都在睡觉。

    只有在祭祀先祖,祭祀轩辕,祭祀英雄殿的时候,小家伙嚎了两嗓子。

    这次祭祀的队伍很大。

    也预示着崇祯手下的文武大臣们的队伍正在壮大,他的权利也在进一步的膨胀。

    “告诉洪承畴现在可以对衮州展开行动了。”

    崇祯下达命令之后,只需要等待结果即可。

    手上有人买许多事情也就不会让他亲力亲为了,不过该有的监督从来都不会少。

    审计部的所有女人们,还有亲自跟上去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在原本的历史上此人的评价并不高,可在现在的崇祯手中,此人无论是专业水准,还是其它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

    也就是在这一日,周奎带着他的队伍到了京师。

    京师的建筑没有变。

    有变化的是京师的所有百姓的精气神。

    还有就是整个京师再也找不到一块肮脏的地方,就连最让人不想多看一眼的贫民区,现在也是干净的根本看不到一点污垢。

    当然随着崇祯在各处招工,开办工厂。

    贫民区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那种让人绝望的氛围,早就被每一家屋子里供奉的崇祯塑像给冲散了。

    “这里就是京师?”

    天真好奇的透过窗帘看着街道上行走匆匆的行人。

    悠闲的人也有,可大多都是老人。

    孩子们的欢笑声,似乎让整座城市,都沐浴在朝气之中。

    “是的,不过和我走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

    周奎说不上来是那个地方不一样,是街面干净了?还是街道上的孩子们多了?

    他还看到了许多听着大肚子的孕妇们。

    现在只要是崇祯治下的孕妇们可是很幸福的。

    没有了官办的医馆,却多了一个妇幼保健院,完全只给孕妇们做治疗,而且崇祯还规定,在判断出生产的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内。

    所有的孕妇都是不用干活的。

    当然,为此崇祯也付出了不少,就是可以领到每个月三枚银元的奖励。

    国丈府还是原来的样子。

    周奎走后,府里的所有下人们,周皇后都没有辞退。

    所以他回来之后,还能看到干净的院子,吃上熟悉的饭菜。

    “很奇怪,京师这么繁华的地方,居然没有一家像样的青楼。”

    天真关心的是自己的老本行,她想要看看京师的青楼和秦淮河上的画舫,有什么区别。

    “你看不到才是正常的,皇上把所有青楼的女子,只要愿意赎身的都买走了。”

    周奎知道这件事情,为此不少开办青楼的人,都已经转行,专门培养女子读书识字了,据说生意还很不错。

    周奎说着习以为常的事情,可天真则是大吃一惊,心中暗道:难怪这些人想要给皇上送女人,青楼女子全部被买走,简直比传说中的色中恶魔,都要凶残。

    而此时的崇祯,还不知道已经有人给他按上了一个并不怎么好听的名字。

    乐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