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贵妾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204章 答卷(2/2)

    颂圣的试贴诗如清嘉庆己未年王廷绍的试帖诗《落日照大旗》:

    未落营门日,平沙极目遥。

    千军残照里,一帅大旗招······

    但是另一方面,文人又鄙薄试帖诗,他们只是拿它做高中的敲门砖而已。

    试帖诗可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糟粕,它是科举时代的产物······

    汪彤儿试帖诗依旧是抄袭,她则挑了张居正的咏景,咏物尚佳的《应制题画四首》之一的《牧童竿悬蛙蟹》:

    释却沾途苦,闲来弄钓竿。

    禾黍千顷熟,烟雨一蓑寒。

    处处溪流满,山山秋色阑。

    不知田野乐,为向画图看。

    明正帝阅后,龙颜悦之。

    眼前仿佛出现一个闲来无事身披蓑衣钓鱼翁,在细雨绵绵中悠哉钓鱼的情景。

    不过,皇帝心中有数,单凭秦玉这两科出彩,要是乡试中举子怕是还差那么一点。

    作为一个商户之子,能有如此造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所有这些,怕是秦少爷那聪慧的大脑跟超群的记忆。

    不然,单凭昨晚谢爱卿的指点,就有如此的成绩实乃神仙在世啊!

    其实,在汪彤儿心里是没走科考这一打算的。

    她只想平平安安地赚银子赚银子······

    她之前只是为了抱皇帝的大腿,借助皇帝的龙威别让谢玉珩带走自己。

    这才努力表现自己,哪知道用力过猛,让求贤若渴的明正帝给落了眼,盯上自己。

    唉!

    想到这,汪彤儿是欲哭无泪,肠子都悔青了······

    要是时光能倒转,打死她也不会多嘴说出那些荐议。

    因此,今儿的考试她是除了策论跟试帖诗,这两项还算出彩。

    你要是没俩样拿得出手,皇帝肯定会责疑你藏拙。到时候弄巧成拙,反而不妙。

    自己这么一操作,皇帝也瞧不出端倪。

    也让皇帝放过自己,省得去科考,万一考中,小命不保!

    谢玉珩见明正帝拿着汪彤儿写的试帖诗抿唇点头,便侧着脑袋看过来,皇帝见他感兴趣,把手中的试卷递了给他。

    谢玉珩一瞧,嘿!小姑娘胸中文采蛮高的嘛?

    诗中既押韵,人物还挺鲜活,咏了情又有景,还紧凑。

    是咏景咏物中的上上作呀!

    ------题外话------

    文臣们上奏折说:如今休战时期,理应休养生息,发展农业才是根本。

    武将们则说:千日养兵用在一时······

    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