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枭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97章 冬日暖阳(2/2)
    可看久了,看认真了,才发现其中蕴含着某种奥妙。

    看着看着,竟就看呆了,直到身后走来了人。

    “看什么呢,看得这么入神。”苏如烟的声音响起。

    春香才反应过来,急忙道:“主子醒了啊,我在看他打拳呢,看得太专心了。”

    说完,脸上露出一抹绯红。

    一个女子这样看着一个男人打拳,实属不合规矩。

    “公子在打拳?那也让我瞧瞧。”

    苏如烟替换了春香的位置。

    此时春香才来得及打量主子。

    主子精神饱满,眼睛明亮,双腮透着粉嫩的红。

    主子是刚睡醒的,并没有过多的打扮,腮红是自然的气色。

    主子本就是天生丽质的人,却很少能看到她这个模样。

    这说明是睡了一个好觉,起床后,也就心情愉快,容颜焕发。

    一主二婢就这样看着院子里的裴尘打着拳。

    待裴尘打完拳走进屋中时,迎面就见到了苏如烟。

    “公子可真是奇人啊。”苏如烟由衷道。

    “你是在说晨练?”裴尘:“其实多做运动能够有助于睡眠,你可以试试。”

    苏如烟眼珠子转动,“公子是否能教我怎么做运动。”

    “这……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太极拳是男女老少皆宜,教苏如烟打太极,并不算什么问题。

    “你这里有没有笔墨,我给你画本册子,你照着册子练就可以。”

    裴尘一点都不含糊,答应了就立马付诸行动。

    反而是苏如烟愣神一会儿,这人也太认真了。

    “有的,香儿盼儿,快给公子准备笔墨。”

    纸张在桌子上铺开,苏如烟在亲自给裴尘磨墨。

    这样的待遇,要是被其他才子知道,一定是羡慕嫉妒恨。

    让苏如烟给自己磨墨……

    这待遇,没有哪个才子有荣幸享受过。

    裴尘提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一个个微妙微翘的小人跃然纸上。

    每个小人都做着不一样的动作。

    一共是二十四个小人。

    正好是太极二十四式。

    每一式都有着名称。

    比如。

    第一式:起势、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第三式:白鹤亮翅、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闭、第二十三式:十字手、第二十四式:收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纲要。

    先是要求呼吸上要与动作配合。

    接着是心静体松。

    “心静”,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

    “体松”,在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最大限度的处于放松状态。

    随后是圆活连贯。

    “连贯”,是肢体要连贯。

    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

    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手。

    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

    “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

    洋洋洒洒是一整本册子。

    一旁的苏如烟都看呆了。

    春香秋盼更是不用多说。

    怎么也没想到,裴尘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这让磨墨的苏如烟,都磨麻了磨酥了。

    只能让春香秋盼交替帮忙,继续给裴尘磨墨。

    裴尘的想法则还简单,事情要做了,自然要做好。

    总不能册子写到一半,就半途而废。

    拿着墨迹刚干的纸张,苏如烟是看了又看。

    纸张上的小人很生动,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别趣,同时说明绘画人的功底不低。

    书写的字很好看,字体也是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但确实是极好看的。

    画功书法都自成一派。

    对比自己曾接触的才子,和他一比,这些人才学显得毫无亮点。

    还有,他纸张上写的东西。

    这是一门武功把。

    他竟把一整门武功写了下来,赠予自己。

    自己虽没有接触过什么江湖人士,可听到的江湖传闻并不少。

    知道江湖人士对武功的看重,更是敝帚自珍。

    可他却这样把一门武功赠予自己。

    而这太极拳,自己也从没听谁说起过,很可能是他独有的。

    试探性问道:“不知这太极拳是否流传于世。”

    “没有。”裴尘回答道。

    关于太极拳,自己也编过册子交给傅匡弼,同时还有军体拳、自由搏击……

    相对来说,太极拳更注重的是强身健体,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则。

    比如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

    太极拳的本身也就是用来强身健体的。

    因此。

    苏如烟想学了。

    自己也就教了。

    就学过太极拳的人,有不少,不过都是自己的人,算起来,确实未流传于世。

    “公子竟将自学武功赠予我,这……”

    裴尘笑了:“无需如此,在世外之地,这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东西,再者,若是把传承视若珍宝,结果就是消失在历史中,就比如,师傅教徒弟,总是要留一手,可如果哪天师傅突然死了,他留着的一手就跟着没了,如此,久而久之,传承就一代不如一代,直至消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