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鉴宝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11章 先声夺人(2/2)

    “所以徐青危险了,他虽然厉害,但毕竟年轻,没多少实战经验,对上丁一水这种浑身都是心眼的老油条,怕是要输。”

    “其他的我不怕,就怕徐青连一拳都接不住,丁一水的炮拳真的很重。”

    “徐青完蛋了,真要输掉,输掉的不只是刘长安的宝藏,还有他的斗志、信心、勇气,甚至有可能彻底失去上进心,就此顿步不前。”

    “非常有可能,武林中不乏类似的案例,越是天才越是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尤其是那些走得很顺的天才。”

    “嘿嘿,开始了开始了……”

    徐青死死盯着丁一水。

    丁一水也一改之前那种猛打猛冲的势头,一步一步来回盘旋,仿佛一头搜寻猎物的苍鹰。

    很显然,都很重视对方。

    不过这么僵持下去不是那么回事儿。

    徐青估摸这丁一水不会轻易主动进攻,所以开始靠近,仿佛淌水摸鱼一般,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丁一水靠近,在连续不断的挪移中拉近距离。

    距离够了,攻击方式才更有效。

    传统武术中,大部分流派以贴身短打为主,太极、形意、八极、八卦、咏春等等都是如此,只有少数流派走放长击远的路子。

    什么叫贴身短打?

    几乎就是身体贴着身体的格斗方式。

    在那个距离上,彼此只能看到彼此的耳朵和肩膀,预判对手的招式和进退,全凭感觉。

    什么感觉?

    专业术语叫听劲儿。

    因为距离足够近,身体接触部位多,学会听劲以后,对手只要做动作,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可比眼睛还好使。

    眼睛会被虚招欺骗。

    但你听到的劲儿是对手在攻防时的真实变化,做不了假。

    各大拳种都有类似的训练方式,最著名的就是太极的推手,推手是干啥的?就是练习听劲儿技巧的,练熟了,一搭手就能准确把控对手的重心、力量、肢体动作等细节,进而可以将对手轻松摔倒或者拿下。

    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诀窍就在听劲儿上,而不是四两或者千斤。

    对四两拨千斤的理解还停留在力量强弱这块,只能说是真不了解太极拳。

    徐青现在就是找机会贴近丁一水。

    不但要贴近,还要贴紧。

    当两个人的距离为零的时候,面对面身贴身,太极拳更占优势,形意拳则稍占下风,因为形意拳并不算是真正的贴身拳,而是短打拳,几乎所有技法都需要一定的发力距离,当身贴身的时候就把丁一水的发力空间压缩到最小,打出来的拳头也就没了多少威力。

    而太极拳则有千万种身贴身的技法,不管是摔还是拿,又或者肩肘膝头甚至躯干本身都能使出威力极强的攻击方式。

    当然,高手也都清楚这一点。

    也因此,控制距离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基础标准,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与对手的距离,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那一定不是高手。

    徐青和丁一水都是高手,所以在距离的控制上就花了好多时间。

    徐青紧追不舍。

    丁一水油滑转悠。

    看似滑稽,实际上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是对距离的争夺与摆脱。

    而不是什么寻找招式破绽之类的东西。

    现场都是练家子,所以也不着急,相反全部看得聚精会神,竟然全部下意识屏住呼吸,以至于东华殿门口竟然只有徐青和丁一水两个人游走间鞋子摩擦地砖发出的沙沙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