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建座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220章 治理(2/2)

    在毡房的外围则是与大同城相同的羊毛纺织厂和肉制品厂。

    显然苏木是想要在阴馆城外建立一个牛羊产制销一体的工厂。

    苏良此时也是骑在马上跟在吕布的身后。

    苏福的地位提升了。

    苏良作为跟着苏木的老人自然地位也是提升一大截。

    火锅店的掌柜的已经不适合苏良的身份了。

    他现在是苏木亲自任命的‘厂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苏良此时也是‘大型国企’中的一把手了。

    苏良的骑术只能说是一般。

    勉强能跟在吕布的身后。

    苏良之所以能跟住。

    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因为吕布没有着急赶路。

    而是将精力都放在了看押着的鲜卑人上面。

    不怪吕布有些紧张。

    苏木和吕布郑重的叮嘱了好几次。

    和吕布详细的说清楚了这些鲜卑人的作用。

    无论是吕布身上穿的羊毛大衣还是他胯下骑着的战马。

    甚至是吕布怀中揣着的带着肉末的军粮。

    那都是离不开这些鲜卑人的牧场的。

    “吕司马,你久在边塞,你说主公将这些鲜卑人都圈了起来,他们咋放牧啊?”

    苏良摇摇晃晃的骑在马上抬起手指着不远处翠绿的草原继续问道。

    “主公划定的那块牧场,就那么大一点,能够这一千多鲜卑人放牧么?”

    吕布听了苏良的问话后。

    也是拽着缰绳微微降了一下马速。

    待到苏良和他并排的时候。

    吕布也是扭头朝着苏良说道。

    “主公给了那些鲜卑人一种种子……”

    吕布说着话也是抬起右手攥着的马鞭。

    用马鞭尾部轻轻的挠了挠脑袋。

    “那个种子叫什么来着?说是博望侯从西域带回来的……”

    “啥种子能够这么多牛羊马吃的哦!”

    苏良不相信的低声嘀咕了一句。

    若不是苏木表现的太过神仙化。

    使得苏良虽然不信有这么厉害的种子。

    但是因为是苏木说的。

    苏良内心中还是已经信了几分。

    “魏续,你过来,你还记得主公说的那个什么种子么?”

    那魏续侯成几人因为吕布没有选择带他们去大城市。

    而是选择留在了苏木的身边早就有了些怨言。

    再加上上一次吕布和苏木出塞火烧鲜卑王庭竟是没有带上他们几个。

    魏续几人早就与吕布有些离心离德了。

    此时魏续听了吕布的话后。

    也是简单的望了吕布一眼回道。

    “是苜蓿种子……”

    魏续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一句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吕布见状也是一拍大腿朝着苏良说道。

    “对,就是那苜蓿草的种子……”

    吕布此时经魏续一提醒。

    也是立刻想起了苏木介绍的那苜蓿草的特点。

    “主公说了,这苜蓿草耐干旱,产量高,营养价值也高,种的多了还能改善土地的肥力。夏天吃不完的苜蓿草,还能制成干草和青贮饲料留到冬日里再吃……”

    那苏良听吕布介绍了一下苜蓿草的特点也是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这种好东西不会是主公从神仙哪里求来的吧!”

    吕布和苏良二人说着话。

    也是带着押着的鲜卑人在阴馆城外的草原上扎下了根。

    ……………………………………………………………………………………………………………………

    这边苏福和苏良二人在帮着苏木扩张产业之外。

    苏木在大同城和蔡邕一起培养的马邑城和大同城内的学生也是有一部分人展露了头角。

    因为在苏木的主导下。

    大同城吸纳的学生都不是为了在大汉体系内做官的学生。

    这些学生受苏木影响较大。

    在算数和纪检方面受到的训练最多。

    后来蔡邕来了之后。

    也是着重的给这些尖子生讲了一些大汉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和公文书写的课业。

    虽然只是经过了两年半的练习。

    这些练习生们也是有了作为算数计数的计吏的能力。

    苏木现在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自己治下的县城做主官。

    所以他只能是派遣出自己培养出来的尖子生作为钱粮口的计吏控制各个县城的钱粮。

    除了各个县城的计吏。

    苏木也是任命了一批在郡中任职的督邮。

    就是被刘关张三兄弟绑在树上抽的那个督邮。

    这些督邮就是苏木的眼睛。

    负责替苏木监视着观察着苏木治下的各种事情。

    这些督邮除了受到了苏木和蔡邕的教导外。

    也是额外的在苏胜那里按照苏木要求的训练方式训练了一段时间。

    所以无论是督邮还是计吏都是按照苏木的想法和方式训练出来的。

    他们身上的技能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受到苏木很大的影响。

    这些人的家眷也都是在大同城和马邑城中。

    算是苏木培养出来的嫡系。

    忠诚度也是不用怀疑的。

    蔡邕也是站在大同城的学校校门口。

    看着这些计吏和督邮排着队离开了苏木所建的学校。

    蔡昭姬也是站在一旁望着满脸愁容的蔡邕问道。

    “爹爹这些学生都要做吏了,爹爹怎么看着还不开心呢?”

    蔡昭姬不谙世事,本来还一脸喜色的望着门口与父亲道别的青年学生。

    此时见蔡邕并没有表现得很高兴。

    相反还愁眉苦脸的望着那些学生的背影。

    也是试探的轻声问道。

    蔡邕听了蔡昭姬的话后。

    也是拉着她转身回到了学校内。

    父女二人一起走在今日里安静的操场上。

    “为父是在担心啊!”

    “担心何事?”

    “担心大汉……”

    “大汉有父亲、有伯仁兄这样的人在,有何值得担心的?”

    “为父就是担心伯仁这样的人太多了!”

    “大汉的英雄多一点不好么?”

    “若是大汉盛世,伯仁这样的少年不会少了拜将封侯的机会……只是现在的大汉,唉!”

    在蔡氏父女的背影后,夕阳正在缓慢的落下。

    文学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