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89章 汝南陈氏
    第189章汝南陈氏

    陈氏宗族大多数人都跟陈彦之一家一样,世代耕读,有那运气好的,能做个小吏,有那运气不好的,也只能读书识字当个账房先生。

    但是更多的却是靠务农和出卖苦力为生。

    难得的是,陈氏一族族风清正,偏居一地,即使多年来无人在读书做官一途上有所建树,他们仍旧还是想着法子要送族中有天赋的孩子继续读书。

    陈福林特意派人查了一番,很清楚这一点。

    于是从去年开始,她就让父亲拿出了大笔银两,为陈氏送去了大批珍藏的典籍。

    许多都是她祖父,还有陈彦之和陈琢林兄弟几个用过的书,这些东西融合了老陈家最出息的一支三代以来的积蓄,比起送去的新书还要珍贵。

    又以陈氏宗族建立了学堂,延请名师,凡陈氏子弟,皆可免费入学。

    陈氏宗族这些年本来就在想法子跟京城这边搭上边,所以一直保持着和柳家的来往。

    柳家也帮了他们很多,柳家的商队,商铺,都给了他们很多谋生的机会。

    结果没想到,天降大喜,幽州陈氏竟然主动联系了他们,还给他们送来了如此珍贵的大礼!

    几十箱书!!!

    这可都是有市无价的东西,他们这些种地的,一年的产息除了供一家人嚼用,也只能供一个孩子笔墨束脩。

    而藏书,也只有族中自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族里的孩子都是优中取优,才有资格去族里抄书,还得保证不损坏书籍,抄完即还。

    幽州陈氏送来的这些东西,无疑对他们宗族而言是天大的恩情!

    一辈子带着族人种地读书的老族长乍然遇见这样的事情,心里慌慌。

    连忙召集几个族老商议此事。

    阴谋论之族老:“幽州陈氏有一女为太子良娣,生下太子唯二的两个孩子,独宠东宫……会不会是,他们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人手?”

    太子是将来要登基为帝的,一个得宠的宠妃,背后需要的是一个大家族。

    幽州陈氏算起来和他们父辈还是堂兄弟,现在幽州的族长陈彦之的亲祖父还埋在他们老陈家的后山呢!

    所以两宗的关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族长耷拉着眼皮子,遮住眼底晦暗不明的神色:“那你觉得,咱们能帮他们做什么?”

    种地?

    不是他瞧不起自己,他们这些人,文不成武不就,若要论真有什么用,那大概也只能凑个人数,或者是种地了。

    幽州陈氏扶持他们,怎么看怎么叫人不解……

    一干族老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来什么结果。

    结果又过了几日,上京又送来了几箱书,竟是更珍贵的带有陈家父子批注的书!

    还附赠了陈彦之的亲笔信,信中陈彦之言辞恳切,诉说着这些年他们这一支从汝南背井离乡,却因条件所限不得不与主家断了联系,又说其父生前夙愿便是魂归故里云云。

    那段心酸的历史,艰苦的岁月,在陈彦之信中娓娓道来,读信的人哭了,听信的人也哭了。

    末了,陈彦之还说,如今他们这一支好不容易混出了个人样儿,有了那么亿点点余力,自然不会忘记这些族人,故而为大家准备了这些东西。

    又说如今朝中风云变幻,陛下仁德,太子殿下励精图治,大靖未来可期,他们老陈家大有可为,也希望助族中一臂之力,日后大家同气连枝,共襄盛举!

    随信还附上了白银千两,让族长在族里建立族学,并约定此后每年他们幽州陈氏都会出资千两,供族中子弟求学之用。

    最后,也是最让众人激动的,便是陈彦之应允,每三年陈氏子弟中最为优秀者,可赴上京,由他亲自考察,安排前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