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81章 江南水灾(2/2)
    三州的奏报每日一封,无一不是在哭诉灾情多么多么严重,祈求朝廷火速赈灾。

    他们是又气又急。

    气的是整个荆扬徐三州刺史,面对灾情竟然集体失能,眼睁睁看着灾民遍野,只知道向朝廷求救。

    忧的是遭灾的百姓。

    皇帝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气,“郑爱卿所言极是,着令中书省和户部尽快核算国库,拿出个章程来。”

    “另,朝廷必然要派人前往江南,统御赈灾事宜,何人愿往?”

    今日在场的除了小朝会例行的几位各部首官,又有太医院萧院正,益王、景王等人再此。

    二位皇子都已封王,可以参与朝政了。

    益王殿下在工部,虽是个闲职,但涉及河川水利,此时倒叫他心中一动。

    这不正是工部的差事吗?

    可赈灾不仅仅是修缮堤坝,还有安抚灾民,发放物资,灾后重建等等。

    如此他便要在江南耗上很长一段时间……

    尤其是他隐隐听说过,荆州刺史还是国舅爷的门生。

    这事儿办好了能收拢江南民心不假,可万一办不好呢?

    且这样的可能性还很大。

    益王正在犹豫着,太子和景王同时出列。

    “儿臣愿往!”

    益王:“……”

    这样就显得他很不合群了。

    于是益王也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也愿往。”

    别人倒是没跟这三位争,实在是大灾面前,若有皇室子弟,尤其是太子坐镇,许多事情往往能事半功倍。

    起码来说,更容易安抚民心。

    皇帝看向年纪最小的景王,有些惊讶,

    “那你说说,若你去了江南,当如何行事?”

    太子倒是没多想什么,多半是他这位父皇心血来潮要借机考校考校小儿子。

    可益王不知道啊,他还以为父皇有心要将此事交给景王。

    尤其是除夕宴他还将李氏嫡女赐婚给了景王,年后又叫景王去户部。

    而自己去的却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工部!

    益王表示自己接受无能。

    比不过身为嫡子的太子就算了,连一个毛都没长齐的景王都比他受重用。

    父皇竟然还想要让他去江南不成?!

    皇帝陛下:恭喜你,答对了,但是没有奖励。

    秦鸿长身玉立,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如郑大人所言,当务之急是尽可能转移灾民,寻一安顿之处,并召太医院协助,避免瘟疫发生;其二,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江南信水浩浩滔天,百姓苦不堪言,治标不治本,乃是下策,工部应当重新考究长垣河水系图,重回绘水利……”

    “儿臣以为,江南江北数十万百姓,可分两地安置,荆州与扬州交界处地势低洼,扬州境内灾情严峻,可将长江以西的灾民往荆南山一带寻找安置之处,以东则往徐州临淮县或是豫州汝南一带安置……”

    景王秦鸿的一番言论,不仅叫皇帝惊叹,也叫在座的诸位大臣心惊不已。

    好个景王殿下!

    他们秦氏皇族怕是有那什么扮猪吃老虎的传统吧?

    先是一个藏拙的太子,现在又来个景王。

    明明是个性子内向又腼腆的孩子,刚一封王就展露出自己不俗的见解。

    “我儿对舆图颇有造诣啊!”

    皇帝陛下摸着胡须感叹。

    这没去过工部的,怎么瞧着比那在工部待着的还厉害呢?

    皇帝陛下看了看自家三儿子,成功的在他脸上看到调色盘一般的颜色。

    嗯……

    很好。

    逆境使人成长嘛!

    ——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