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莫非此钱是赃物(2/2)
    而听了这老头的随意之语,李夔表面不动声色,心下却已盘算开来。

    看来,自己拾得这枚铜钱,必是方才那四人不慎遗落之物。

    这些铜钱之所以多年未用,多积铜绿与泥垢,说不定是来历不明见不得人的赃物呢。

    由此推断,方才在这里吃饼的这四个人,其来历必定甚是可疑。

    在他沉思之时,那老儿已将一块热腾腾的烤胡饼,端在一个大盆子上,给他盛了上来。同时还附赠了一小碟樱桃细酱,给他蘸料吃。

    烤胡饼,据说是唐代早点的主食,主要是一种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

    这种唐代常见的早点,却并非唐朝的发明。在西汉时,就已经有了所谓的胡饼。

    据史料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引进了“胡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芝麻。因此,以后凡是用炉烤制并撒上胡麻或夹胡桃仁的“饼”,都被称为“胡饼”。

    到了唐朝,却是胡饼发展鼎盛时期。这个时候的胡饼,在经过了改良之后,还有更为高级的版本。

    据《唐语林》记载:“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所以,这种古楼子胡饼,也就相当于现在羊肉馅饼,在唐朝算是一种高级美食。

    在唐代,这种高级胡饼,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写下《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见得胡饼上桌,已是饥肠辘辘的李夔,立是食指大动。他连撕带蘸,将这份烤胡饼以及那一小碟樱桃酱,给吃了个一干二净。

    一旁的卖饼老头,见李夔狼吞虎咽,有如风卷残云似地迅速吃了个精光,知他必是饿得狠了。

    老儿一声微叹,好心的他,又给李夔盛了一小碗热羊汤,免得他因为吃得太急而噎着。

    李夔感激地接过这碗热汤,两三口后,就喝了个干净见底。

    吃完胡饼喝完热汤的李夔,终于感觉到肚子好受了一点。

    那种火辣灼人的饥饿感,终于消减了下去。

    此时的他,放下碗来,故作随意地问道:“老丈,那你可知这四人是何身份?又去了何处么?”

    老头摇了摇头:“嗨,这个如何知道。这些时日,从长安一带逃来汧阳之人,形形色色皆有,小老儿在这里做这点小生意,不过多看了一眼罢了,如何还会去问他们是何身份。只不过……“

    “不过什么?”见这老儿捻须皱眉,李夔低声追问。

    “不过这四人吧,身上衣物俱是满积尘土,肮脏不堪。且各人面目看上去,横肉凶目,实非良善之辈。至于他们去了哪里么,小老就无从知晓了。郎君若是要找这四人,不若前去汧阳县城,再询问他人便是。”

    李夔笑道:“我与这四人素不相识,又何必特去寻见,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

    他眼珠一转,又向老头问道:“敢问老丈,你可知这县城里,何处需要招聘人手么?”

    老头哈哈一笑:“郎君此话,可是要在汧阳县中找事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