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方面的开支和账目,顾辙又雇了一个临时的会计,让叶小敏专注于做出纳,也跟着专业会计学学,练练手。
有时候每天动辄几十万的钱财进出,刚刚收到的款项又立刻打出去,大笔大笔地采购、付租金。
看得兼职工资才刚刚加到每月八百块的叶小敏很是紧张,唯恐自己负不起责任,所以天天晚上加班仔细核验,偶尔还得请假不去上课。
顾辙身边现在也没更可靠的同学能帮他管钱了,女朋友陆幽幽也志不在此,也不是非常擅长数学,她最多是偶尔盯着点,帮叶小敏一起看一下。
其他采购设备和无尘车间厂房租赁的事情,顾辙也转交了一些给徐嵩和林静静去经手跟单。反正他俩目前也没什么市场调研的工作可以做了,还不如跟跟供应链,熟悉一下公司的运作。
当然,涉及到具体的采购比价压价、工作技巧,这俩人也没经验,顾辙只能是让公司逐步正规化,又从其他眼镜企业同行那里,挖角了一个全职的采购经理。
顾辙给那个挖来的采购经理开了每月开五千块的薪水,在当时绝对算是优厚的了。毕竟钱如果不比原来的薪酬高至少一半以上,别人也不可能看得上这点钱就跳槽。
别人也会担心顾辙干不长久、短时间内虽然涨了工资,但长期来看顾辙的工厂却倒闭了,他想回原单位也不可能了。到时候虽然还能再另谋高就,却可能要损失一些人脉资本。
新厂区的选址方面,顾辙原本也想就在大学附近随便租个无尘车间。可惜发现合适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
方舟市城西压根儿就不是什么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区,反而都是科研文教区,大学和科技园倒是不少,先进制造工业园当时几乎没有。
区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方向、优惠力度,也都是倾向于那些不涉及工厂的产业,这也是为了保护西子湖畔的生态环境、不想发展制造业。
顾辙无奈,最后一番权衡考察之后,只能把工厂租在城东的下沙产业园区。那里是钱塘江下游,也不怕水污染,反正都排到东海里去了,新型的高端制造业在那个区片还挺受扶持。
顾辙也顺势又在城东重新注册了一家生产型的公司,以后凡是这些工厂相关的业务,全部归到这家新公司下面,该给技术服务费和专利使用授权费的,那就付给科技资讯公司即可。
财务和采购那边都补上了精兵强将、厂区选址也搞定后,筹建工厂所需的物质基础,就算是敲定了。剩下比物更麻烦的,就是人的问题。
顾辙还需要马不停蹄找一个给这家即将成立的生产型企业担任总经理的人才,主要负责市场工作。另外还需要招几个骨干的产线调试工程师和一两个生产组织、供应链管理人才。
至于普通工人,倒是好解决。
总的算下来,他还需要一两个偏文的营销管理岗干部,五六个理工科干部。
虽然他到时候能借助淘宝首店的渠道、直接试图在网上低价铺货,但是淘宝渠道也是要有人运营管理的,省掉的只是下面各级经销商、实体门店的销售、管理人员。
负责抓总的销售总监还是不能省的,否则公司连分析、调整价格策略都搞不好。
偏偏顾辙还得尽量快地把这些问题搞定,最好是半个月之内——因为等到三月底四月初,谁知道会不会冒出什么封锁、隔离的新措施,到时候很多组织工作就会再延期。
如果抢在四月初之前把一切搞定,哪怕最后真的遇到政策变化,顾辙也能先把所有人集中起来,直接在新建的厂里隔离,这样就不存在停工掉链子的问题了。
大不了每天没事儿也给白发工资、还管吃喝住。如果要加班,那就再多给加班费,总能维持住人心。
可惜,顾辙的招人大计,却不是很顺利,主要是圈内可以被他薅羊毛挖角的同行太少了。
隐形眼镜这种产业本来就比较集中,技术上过硬的骨干企业没几家,海昌目前跟顾辙关系又还处在和睦期,不太好挖。
依视路倒是能挖,但他们在国内的技术骨干也不多,很多产品甚至都不是国内这边工厂生产的、而是直接原装进口的。谁让眼镜这种东西价值密度高、运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呢。
就算是在米国原厂生产的东西,拉到华夏这边来卖,也没多少运输成本。
顾辙要挖人,只能是放宽对行业的要求,哪怕挖不到原先恰好在隐形眼镜工厂工作的人,退求其次、挖一点传统框架眼镜企业、甚至其他光学器材企业的技术管理岗,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决定好好冷静一下,从长计议解决挖人的问题。
——
PS:三更!今天超过一万字了。
主要是,实业比较琐碎,细节容易流水账,那就多加一更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