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嫡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十五章 还价如割肉(2/2)
    这让赵德昭不禁回想起了前世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蠢人眼里的世界各有不同,智者眼里的世界都是一个鸟样!

    “马尚书,你所提出来的实务上的疑难,本王早就悉心考虑过,也都琢磨好了解决之法……”

    赵德昭把此前跟皇帝老爹讲过的那些法子,很耐心地讲了一遍,而且加上了更加细致的解释。

    马尚书听完十分满意,但他是崇尚实干的人物,向来不怎么善于奉承,只简单说了一个春秋典故。

    “春秋之际,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遂成霸业!”

    “请恕老夫直言不讳:往昔之殿下,实在乏善可陈;今日之殿下,却足称一鸣惊人了!”

    很显然,马尚书这是把赵德昭比作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了。

    在赵德昭看来,虽说春秋五霸的份量也就那样,远远没有达到他内心深处囊括四海的野望,但马尚书作为朝廷重臣能说出这个话来,已经可以称得上相当有诚意了。

    但赵德昭随即发现,漂亮恭维话显然也不是白说给自己听的,马尚书紧接着便抛出了真正的要害问题:“契税征收所得,殿下准备如何分配?内库监是否要参与分润?”

    说完,马尚书两个眼睛一瞬不转,直勾勾地瞪视赵德昭,就好像他这个天水郡王长得像是一百万贯铜钱似的。

    “老子早就猜到了,除了为户部国库讨要税钱份额,你马尚书也不会想到要来登老子的门!”

    赵德昭心里暗暗吐着槽,脸上面带微笑,徐徐答道:“在尚书大人看来,契税的税钱,内库监是一成都分不得了?”

    “那也不是。老夫并非是不体谅圣上的难处,处事不切实际之人,若是圣上不首肯,税钱是一分钱是收不上来,只是内库分成不宜太多,分润一成就很合适了。”

    说到“一成”这两字时,马尚书眉头紧皱,显然并不情愿,只是为了大局不得不做出妥协。

    赵德昭摇头:“一成太少,内库监要分三成。”

    “什么?凭什么三成?!”

    一听要居然分去三成,马尚书就好像平空被割了三刀肉似的,不忿地惊叫起来。

    “就凭只有宫里能够迅速调集一大批闲散太监,发到各州各府,充作最基层的经办吏员。你们户部肯定是弄不到这么多人手的,但倘若要在地方上录用当地土著,彼辈会很容易与当地豪强勾连在一起,这个弊端就多了。既然需要宫里的内臣们出大力气,让他们多分些岂不是该当的?”

    马尚书也知道赵德昭是找在理由想给他那皇帝老爹多搂点钱,但也无力反驳,脸色变得极为勉强,点头道:“也罢,余下的七成归户部国库,也不算差了。”

    赵德昭再次摇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