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783章 天下事(2/2)

    “末将死罪。”吴三桂大哭,跪下,身体颤抖不止。

    他以为丁毅在清算了。

    “其实你们都是能战的,为何要跑?”丁毅长叹:“我明白,你们对友军不信任。”

    “怕自己不跑,友军先跑,大明各镇皆是如此,难怪遇到建奴,一败再败。”

    李定国三人鄙视的看着吴三桂。

    吴三桂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你起来呗,本王不是要秋后算帐,算帐也不会等到今天。”

    “你献山海关有功,本王岂能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

    李定国三人听的惹有所思。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吴三桂哭着起身。

    他哭道:“三桂愿带兵决战建奴,不胜不归。”

    他以为丁毅叫他们过来,是准备打建奴。

    而且最近朝中和民间已经有很多人在议论打建奴满清的事情。

    丁毅之前说过攘外先安内,现在内部的李自成,张献忠两大巨寇已经被灭,后面都是一些零散的乱兵土匪,朝廷压力大减,是不是可以解决辽东的建奴?

    赵大山等人也都以为丁毅要招他们打建奴,同时看着丁毅。

    “建奴肯定要打,但不是现在。”丁毅却摇头:“本王正在准备粮草和调兵。”

    丁毅原本只有二十多万兵马,开战之后,先后扫平李自成,张献忠,前后俘虏了几十万人,除去解散了一部份,仅天津附近,就有九万降兵在集训。

    南京又有数万在集训重整。

    然后他向全国各地派总兵,调出去大量的兵马。

    现在四川那边,就有十几万丁毅兵马,刚刚打完张献忠,那边还在整训大西军的降兵。

    “本王手上现在没多少兵马,一切要等兵马整训和调整完成,关键是粮草不济。”

    丁毅如果现在打建奴,需要把西南的十几万兵马调过来,这就太远了,西南现在很多地方还没完全平定,当地也在募兵和招吏员,加上十几万兵马过来,一路上消耗的粮草不说,过来就要几个月,关键西南的兵马,丁毅有另作用。

    所以丁毅的打算是,囤结粮草,准备兵马,在夏收之后,兵发辽东。

    “本王在全国征招了十几万兵马,数万吏员,加上降兵十几万在集训,每天耗食无数啊。”丁毅心想,你们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丁毅的银子是花不完,但是粮有点不够。

    明末全国都缺粮,丁毅也是自己囤田好,基础好,并在明末乱世到来之前囤集了大量的粮食。

    但他先后发动了,对李自成,张献忠等的大战,从京城打到四川,几十万人的吃喝,已经把他的储存消耗的差不多。

    并且现在每天都是巨量的消耗。

    别的不说,仅看他分封出的总兵,就有几十个,每个总兵上万兵马,全国每天几十万兵马都是丁毅在养着。

    还一次性增加几万吏员,都要丁毅养着。

    全国的官员俸禄现在也是丁毅在发,他还没当皇帝,当然不能像崇祯一样拖欠,或少发吧。

    你让满清现在养这么多兵马和官,只有抢老百姓,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朝臣们和百姓以为打战很容易,你镇北王兵强马壮,全国几十万兵马,随便打打就能灭了满清,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动员大军不要粮草吗?

    特别是丁毅现在几乎人人骑兵的形势下,连草料也需要大量。

    丁毅的粮草已经快打光了,只能夏收之后再行动。

    “本王已经下了诏令,今年江南一带的夏粮优先往天津运,为灭建奴做准备。”

    “济州也等春季好好割一波草料运到天津来。”

    几人大喜,但丁毅马上道:“但打建奴,没你们的事。”

    众人顿时无语。

    丁毅这时向李定国他们:“你们当时造反,是因为活下不去,百姓生活艰难,家乡到处灾难。”

    “朝廷治国无方,你们对朝廷和群臣失望无比,挺而走险。”

    三人连忙跪下。

    “现在你们也看到了,在本王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即将太平。”

    “如果你再反,受苦受累的,还是天下百姓。”

    “王爷贤明,天下大治,罪民当永不再反。”李定国砰砰砰重重磕头,当场发誓。

    “俺们替天下的百姓,多谢王爷。”刘文秀和艾能奇也道。

    丁毅治下的山东,已经让他们彻底拜服,更能明白,丁毅是真正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人。

    他们起兵之初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想活下去。

    张献忠重庆斩三万官兵手,历史上到成都又要屠城,他们都站出来阻止,证明他们都是心中有底线的人。

    满清进关后,这三人都是浴血奋战,联明抗清的志士。

    这也是丁毅为什么要留下他们,重用他们的原因。

    丁毅很快把五人叫到一边,桌上放着一张地图,正是西南附近的地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