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之潜龙在渊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6章 弊端(2/2)

    “殿下……”崔凝唤道。

    “额,崔姑娘。”李皋早从张延赏那里听说了崔佑甫的脾气,便道:“杨将军不是小气之人,只是你刚才的话有些伤人。”

    “伤人?”崔凝不理解。

    “事实上,杨将军是遭人陷害。而害他的人,正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承容郡主。”

    “怎么会这样?”

    “哎!世事无情,乃至于此。承容郡主的父亲是东平郡王,野心勃勃,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于是利用陛下的猜疑心,想‘一桃杀三士’,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也让杨将军陷入困境。”

    “原来是这样。殿下,我有件事能问您吗?”

    “尽管问,不能回答的,恕我不能回答。”

    “为什么让杨将军主政岐州?”

    “这可不能说,总之,你要相信他不是坏人。”

    “是……可是……”

    “你放心,等孙文仲到了,就以我的名义派到你那里。”

    “多谢。”

    “都是朝廷命官,谢什么谢呢。”

    杨错气鼓鼓的回到自己府邸,坐在桌案后面生闷气。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特别的生气,就是有些气不过。

    正烦着,忽然听到杨天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大哥,你看谁来了。”

    杨错刚抬头,就见是杨天佑领着安太清和孙文仲进来了。

    “你们回来了。”杨错站起身来。

    “郡马爷,好久不见。”安太清也很高兴。

    “别叫我郡马爷,称呼我将军吧。”杨错感慨道。

    安太清也沉默一下,便道:“将军,我们来见您了。”

    杨错轻拍安太清的肩膀,叹了口气。

    这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不是每个人都能懂的。

    “将军,”李皋也闻讯赶来,“崔佑甫的病可不能拖太久啊。”

    杨错很懂,向孙文仲道:“先生,麻烦您再辛苦一点。我有个朋友患了病,希望您能治一下。再就是不要提我的名字,否则他会不肯治。”

    孙文仲行医多年,什么病人没有见过,笑道:“知道了。我一切小心就是。”

    李皋上前道:“这件事你放心,我和张延赏帮你挡着。”

    “好的。”孙文仲跟着李皋走了。

    望着他们消失的背影,杨错心情有些沉重。

    杨天佑道:“我正在训练长枪兵,安将军愿不愿意和我一起看一下。”

    “真的吗?”安太清理解杨天佑的苦心,“请带我去吧。”

    杨天佑眼珠一转,向杨错道:“大哥你去吗?”

    杨错面子上挂不住,还是点了点头。

    等到安太清去了现场,立马发现了问题。

    协同作战!

    长枪兵这种优缺点都非常突出的兵种,尤其注重协同作战。

    由于枪身比以前长达一丈,因此在较远的距离便能封杀敌军行动,但是缺点也是因为枪身的长度,一但敌人侵入到近身,长枪兵就几乎没有任何攻击能力,只能弃枪或者束手待毙。

    如果长枪兵在作战过程中各自为战,是非常危险的,只能依靠协同作战来弥补这缺陷。

    杨错好奇地问道:“那么该怎么做呢?”

    安太清献策道:“士兵以一什为一个战斗单位,同攻同守。攻击时以锋矢阵展开同时向前突刺,而防守时则收缩队型,五蹲五站,长枪上下交叉前刺,以密集的枪林阻挡敌军特别是骑军的进攻。”

    “每队五什之间又相互策应,成为一个更大的战斗单位,每屯、每营之间又相互策应。这样两营枪兵可分可合,可攻可守。进攻可如车轮一般连环攻击,势如破竹;防守则如枪林在前,滴水不漏。”

    “当然这种阵型训练是相当耗费时间的,但是心急不得,必须练的非常娴熟。”

    刘玄佐和杨天佑深以为然。

    杨错皱眉道:“还有心理问题,如果不谨慎应对是不行的。”

    “心理素质这东西,平时训练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在实战中锻炼起来。现在急也急不来。”安太清却道。

    众人互看一眼都深以为然。

    一般士兵在面对敌军重骑冲锋时,心必胆寒,溃败也就不足为奇。用来抵挡敌军重骑的长枪兵,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肯定无法应对将来的战场形势。

    但是训练这回事是一回事,而实战又是另外一回事。

    安太清却笑道:“一支真正精锐的长枪步兵,必须要做到12字要诀‘沉静如林,不动如山,侵略如火’,方能上阵克敌,无往不胜。”

    两人听后,都眼前一亮,默然记下。

    就在这时,却见张延赏气喘吁吁地跑来。

    他远远地喊道:“将军,快来呀!孙文仲差点被崔佑甫那老东西打了。”

    “什么!”众人都吃了一惊。

    杨错更是惊掉了下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