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925章 主线任务,夺取雍凉
    诸葛亮写给袁术的这篇出师表,跟他前世写给刘禅的出师表有着本质的不同。

    袁术前世,蜀汉偏安一隅,国力比之大魏相差甚远。

    诸葛亮兴兵伐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他知道两国的战争潜力相差有多悬殊。

    北伐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北伐只能是坐以待毙。

    等大魏的国力彻底碾压蜀国的时候,都不用魏国兴兵来伐,蜀汉不战自溃。

    所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也透着一股悲怆之意。

    而现在的情况却与袁术前世完全不同。

    大楚占据了天下的大半江山,实力碾压汉、魏、燕三国。

    袁术在这个时候兴师北伐,正如诸葛亮所言,是要救万民于水火,结束这个乱世。

    整个出师表透着一股锐气和战意!

    堂中的谋士传阅一圈之后,刘伯温率先对袁术拱手道:

    “我大楚的国策一向是以稳为主,高筑墙广积粮,慢慢蚕食天下诸侯。

    但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如今我大楚的实力已经傲视群雄。

    就如孔明在出师表中所言,是时候终结天下纷乱,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了!

    臣刘基,附议!”

    戏志才摇着折扇笑道:

    “孔明的性格其实跟刘师很像,他既然上表出师,想必是有完全的把握击溃敌军。

    臣以为当从孔明所言。”

    刘伯温和戏志才是袁术最为亲近的两个谋士,也是众谋臣之首。

    他们二人都同意诸葛亮的出兵之策,其他谋臣也没有反驳的道理。

    而且大家也都认为此事时机已然成熟,纷纷出言附议。

    一向存在感不强的贾诩出列谏言道:

    “大王,臣贾诩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术温和的对贾诩说道:

    “文和先生有话直言便是。”

    贾诩这个老狐狸袁术是很了解的。

    这货平时一直非常低调。

    只要袁术不问到他头上,贾诩也很少献策。

    不过贾诩只要献策,大多都能切中要害。

    贾诩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臣以为孔明出汉中,当先取雍凉,把汉军锁死在关中。

    取下雍梁之后,大王再出兵北伐,与孔明相互策应,则天下可定也。

    如果大王和孔明同时出兵,必然会引起汉、魏、燕等国的恐慌。

    这些诸侯要是联合起来与我军殊死一搏,风险就太大了。”

    袁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即便自己占尽优势,依旧不可掉以轻心。

    贾诩所说实乃金玉良言!

    袁术前世的时候,曹操举八十万大军南下,荆州刘琮望风而降,江东名仕闻风丧胆,刘备兄弟抱头鼠窜。

    那时候的曹操实力远胜于现在的自己,曹操麾下所有的文臣武将甚至曹操自己,都以为天下可以一战而下。

    只有贾诩向曹操谏言,让曹操不必急着攻打江东。

    他向曹操献策说只要主公能够安抚好荆州吏民,让荆州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江东就会主动归降主公。

    可惜当时志得意满的曹操并没有采纳贾诩的策略,铁了心要与孙刘联军一战,这才有了赤壁的惨败。

    袁术现在的情况,与赤壁之战时的曹孟德非常相似。

    甚至他的敌人比曹操当时面对的孙权、刘备更加强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