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头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百七十一章草原策(二)
    这些植物长势不错,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忽然,人群中有人发出一声惊呼。

    “玉米,是玉米!”

    “玉米真的能够在草原上种植!”

    “那里还有土豆和红薯!我的天哪!”

    “都能活!都能结果!”

    “长生天保佑啊!”

    “……”

    众人闻言,纷纷过去观看。

    一个工地上的领队,操着一口不甚熟练的蒙语,介绍着情况。

    “大家都来看看,草原上也是能种地的!”

    “今年冬天跟着朝廷好干,来年春天就都给你们分田分地。”

    “等玉米土豆红薯种上,大家也就都能定居下来,不用在居无定所的逐水草而居了!”

    “并且,朝廷还在草原上建城!准备开发草原的矿产,在草原上发展工商。”

    “以后啊,大家伙的出路就多了去了,不用必须得放牧才能谋生了!”

    现在的这处工地,要修通的是张家口至归化城,至河套的这么一条水泥官道。

    朝廷的计划是,先将路修通,然后再在沿途勘测矿藏。

    在矿藏地建城,通过矿藏开发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再将当地牧民转化为农民,来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

    来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圈!

    只要计划能够成功,沿途的蒙古部落的发展也将被带上快车道。

    辽东的发展,其实也是差不多的路子。

    只不过,辽东是被当做北方的大粮仓进行开发的。

    北大仓的名声,后世刘易可是如雷贯耳。

    只要将辽东开发好,整个北方的粮食供应就不成问题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现在刘易为了大汉的粮食安全,是每年都在用真金白银,从日本,从南洋往江南运粮食的。

    当然,这些花出去的真金白银,转手大汉的商人就能用丝绸瓷器以及大量的手工业品赚回来。

    还有就是,大汉的商人们出去了,可也都不老实。

    这个时代的商人跑海贸,船上要是没有火枪火炮,估计连港口都不敢出。

    因为没有武器的话,出去就是给同行送温暖的。

    大汉的商人自然也是如此!

    他们看看当地手无寸铁的土著,再看看自己手里的火枪火炮,脑子里都会忍不住滋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老子可以抢他娘的一波啊!

    所以,大汉的商人们在海外,不约而同的都会开扩零元购的业务。

    这他娘能叫抢吗?

    不行!绝对不行!

    老子给你们支付铅子和炮弹了都,怎么能叫抢呢?

    甚至为了支付铅子和炮弹,还耗费掉了很多的火药。

    火药钱还没问你们要呢!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海贸现状。

    商人出海之后,是随时在海商和海盗之间无缝衔接的。

    ……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施琅率领的船队横穿风雨,在风浪的拍击下,船只遥遥欲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