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头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不能叫他饿瘦(2/2)
    眼下局势,崇祯虽然殉国了。

    但他却是自杀在北京的,真正的实现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

    大明的人心还未丧尽,号召天下抗虏,还是需要大明的名义的。

    尤其是在南方,大明朝的牌匾,还是有不小的号召力的。

    其实如果崇祯那几个还是奶娃娃的皇子逃出来的话,就更好了,那几个奶娃娃是最适合做新皇的。

    年龄小,没母族,好控制,对于有心做曹操的刘易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但是,没奈何,崇祯皇帝全家都死在了建奴的屠刀下。

    刘易总不能随便找个奶娃娃过来,就说这是崇祯皇帝的皇子吧?

    那也得有人信啊!

    不过,随即刘易就想到了福王。

    现在福王可还在他手上,大不了扶立福王登基就是了。

    论起宗亲关系来,福王可是目前这天下间,最有资格做皇帝的藩王了。

    扶立一个大明皇帝,然后以大明皇帝的名义,号召天下百姓抗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正好他刘易要进北京!

    反正他刘易只是打算走个过场,没打算目前就占据北京城。

    在建奴大军进攻辽西之时就要撤离,那他也算是进过北京了。

    自己登基称帝的话就有些搞笑了,前脚称帝,后脚就抛弃了自己的都城,那可就要让天下人看笑话了。

    但是,刘易若只是扶立福王称帝,而不是自己称帝的话,就没有问题了。

    反正做皇帝的是福王,他刘易只是“听命行事”而已。

    至于说是谁的命令,那不重要!

    没人在乎的!

    老百姓只知道皇帝是福王。

    只要到时候福王能够抵达北京,那他扶持福王登基,法理上就是说得过去的。

    只要能够将福王握在手里,那他刘易也算是有了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本钱了。

    想到这里,刘易在报捷的书信中加上了这些内容。

    并且派人往河南去一趟,把福王迅速从洛阳请到北京来。

    嗯,很赶时间的。

    因为不知道建奴什么时候会进攻辽西,辽西那群人又能挡得住建奴多长时间。

    刘易只能是让一切都加快脚步!

    至于说罗汝才那里会怎么想?

    刘易不怎么在乎。

    到时候建奴大兵入关,除去刘易,顶在第一线的就要数罗汝才了。

    刘易就不信了,到时候罗汝才在山东一线,直面建奴的兵峰。

    被建奴铁骑打的稀里哗啦的时候他,还能有心思去思考登基称帝的事情?

    想到这里,刘易就想起来了牛壮实自罗汝才那边回来后,对罗汝才麾下兵马的评价了。

    就一个字,烂!

    虽然比明军强些,但也没强到哪里去。

    上下号令不明,军法不严,武备奇差。

    并且还分属不同的流寇头目管辖,形不成合力。

    忽然间,刘易就开始怀疑罗汝才,究竟有没有能力将建奴给挡在淮河一线了!

    万一罗汝才一迎战建奴,就直接血崩了呢?

    刘易感觉自己有必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万一被建奴攻过了淮河,一路杀至长江……

    到时候天下的局势会更加的艰难啊!

    想到这里,刘易揉了揉额头,感觉有些脑壳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