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繁华,多靠商贾之事。那里遍地作坊,便是读书人也多有从业的。可惜从未有人像你这般,将劳作、生产之事,说的如此透彻。”
《国富论》一开始讲的就是生产力、劳动分工、劳动技术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给研究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去看,保证不知所云。
可明末时期,尤其是在江南等地,工商业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众多的商人、手工业者们在积累了初步的财富后,也培养出了懂得商贾、制造之道的知识分子。
或许这些人在从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类似的专业理论。
可工业生产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只要将商业经营到一定的程度,从业者必然会到达一个认知的临界点。
这就好比《射雕英雄传》里的五绝一样。
他们或许没有读过《九阴真经》,可是在成为绝顶高手后,对于武学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
这时再看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立刻就会产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哦,原来是这个道理”的想法。
至于《九阴真经》对五绝的修为有多大的提升……
看过书的都知道,其实并没有。
《九阴真经》对五绝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对武学的理解更加系统和专业罢了。
不过徐若琳能够看懂《国富论》,还能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是出乎左梦庚意料的。
“你怎么会懂得商贾之术?”
徐若琳偏着头,很是骄傲。
“很意外吗?我家里在松江府、苏州城都有不少生意的,家里作坊产出的布匹,更是冠绝江南。如今家里的生意都是二哥在打理,我和他最好,有些账目、计算的问题,二哥还要求助我呢。”
这下左梦庚就懂了。
江南的这些大族,家里拥有多少土地不好说,可一定会拥有相当规模的生意。
即使有大量土地,种植的也不太会是粮食,有可能是经济价值更高桑麻等作物。
别看士农工商,在社会上商贾的地位最低。
可任何时代,真正决定人地位的东西,只有两样。
权或钱。
到了明末,法纪废弛,有钱的商人其实已经堂皇行事,影响力颇大了。
最重要的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勋贵、官僚、大族,表面上诗书传家,其实背地里谁家的生意都不小。
因此对于商贾、生产之事,尤其是江南的顶尖文化人来说,不懂的还真没几个。
这个意外让左梦庚颇为振奋。
毕竟梦里学到的那些东西,许多都神乎其神。他隐约觉得,要想结束这个乱世,必须要从中想办法。
可问题是,还天下以太平,这么大的一个课题,只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他必须要寻找到足够多、足够强大的帮手。
假如你的理念和设想别人听不懂,那还怎么交流?
人家不但不会帮他,可能还会将他当成离经叛道之辈。到时候满天下口诛笔伐,只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既然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并认可这些,那么他的机会和希望就很大了。
当然,眼前这个明艳俏丽的女孩是第一个对象。
“按你文中所言,人的做工速度永远也赶不上器械。可器械没有人驱动,如何运转?”
有人愿意交流,实在是令左梦庚太高兴了。
他拉着徐若琳坐下,问道:“你在江南,见过水车吗?”
徐若琳点点头,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
“水车是利用水流的推动来实现转动,然后将低处的水送到高处。可既然水车能够转动,那除了取水之外,为何不能带动机械转动呢?”
左梦庚是个行动派。
光说还不算,他拿过纸笔,还画了起来。
“你看,如果在水车上安装这样的齿轮,那么水车转动的同时,这个齿轮也会跟着转动。两个齿轮这样咬合,那么另一个齿轮是不是也跟着转动了?通过这样的杆子,是不是可以把这种力量传到另一个地方?你家里有纺织作坊,应该见过那些纱锭的模样。倘若将手动拉拽纱锭的方式改成这样的水力驱动呢?”
徐若琳比这个时代许多人强的地方就在于,她是有实践经验的人。
如果是别的东西,她或许还不明所以。
可左梦庚一提到纺纱织布的纱锭,她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哎呀,水车取水已经有上千年了,怎么就没人想到用来纺纱呢?”
看她懊恼的样子,左梦庚轻笑不已。
“你看,这不就是生产力提升的一种方式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