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囱组成的窑身加长,窑床坡度减小,以节省燃料,均衡窑温,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这样的大型龙窑,一次可装烧上万件瓷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十方堂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不同时期长短不一的九条龙窑。
在5号窑包的唐代文化层中,还出现了小型馒头窑,为晚唐五代高端产品创烧的先声。
从遗址中采集到的“贞元六年闰”铭文残体匣钵,表明唐代邛窑的匣钵装烧工艺,已经得到普及。
而且支钉减少变小,避免了烟气粉尘对坯体的污染,使得器形更端正,釉面更光洁,品质全面提升。
由于成型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到了五代时期,器形制作的刀法更犀利,线条更硬朗,胎体胎质由浑厚粗重渐次向轻巧精致转变。
而在足部形态上,除少量圈足和玉璧足外,还是以斜削足端的饼形为主,与其它窑口不尽相同。
而且,邛窑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的特点也较其它窑口更为突出。
品类、形制更是丰富多彩。
在造型方面,唐代邛窑同其它窑口一样,具有一种大气圆和的时代特征。
其典型器物有大饼足碗、短流壶、高足杯、多足砚等。
而晚唐及五代时期,除碗、盘、罐、盏、水盂等之外,瓷塑人物及动物玩具的出现,已然突破陶瓷的日用性,而开始走向艺术的范畴。
隋碗的深腹、直口、平底向侈口(时作花瓣形)、弧腹、薄壁、饼足造型转变。
但圈足、玉璧足直到五代时才有较多出现,似乎较其它窑口“慢了半拍”。
如饼足碗、青瓷花口碗、玉璧青瓷碗。
再就是杯,与当时流行的彷金银器的深腹、高喇叭、圈足杯不尽相同的是,邛窑还有超脱于上的折腹形态的单耳杯。
如“临邛”杯。
而彷动物形态的“鸭杯”等,更是邛窑的一种独特造型。
第三是执壶,这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瓷器品类。
其造型及形态大小各不相同,有的高圆如罐,有的瘦挺似瓶。
其流既非隋之前的浅口,也不像宋时的长流及长曲流,大多为硬朗的短直流,如索纹执壶、长腹执壶。
再就是注子,注子的大量出现,更多是与当时的饮茶之风及方式变化有关。
邛窑注子外形类似扁圆形的罐,多双系、直口、短直流。
而很少见到敛口和平底的注子,及与之配套的茶托、茶盏。
唐时流行的这类茶具形制与明清的紫砂、盖碗倾向不同。
但却直接影响了日、韩饮茶器具及方式的发展。
唐代瓷塑的人物造型,受到石窟佛刻的影响,一改魏晋南北朝秀骨清相的风格,呈现出一种或丰满或英武的大唐美学取向。
而唐及五代时期的邛窑瓷塑,则多以孩童或小猴、小狗、小鸟、乌龟之类玲珑活泼的玩偶为多,充满世俗生活气息与情趣。
当然,也不乏大气生动、富于变化的人物造型。
如唐代舞俑、抱球俑。
而胡人俑及胡人抱角俑等,则反映出当时邛崃(临邛)对外交流的活跃及多元文化对邛窑发展的影响。
提梁杯和省油灯,应该算是邛窑的又一类代表性器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