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太孙无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22章宁王朱十三(2/2)
    “大宁在喜峰关外,乃是古会州之地,东连辽东,西接宣府,实为幽燕巨镇,现今辽东初定,边土旷远,势必需要敕封藩王以控其地,孙臣觉得十三郎就是眼下最佳的人选,毕竟朱寿将军坐镇大宁,料那些故元降将也不敢轻易叛逃!”

    太祖爷:“???”

    大宁?

    塞外之地?

    你可真是小十三的好大侄儿啊!

    你这是巴不得整死人家啊!

    合着你将朱寿将军的名头轻易让给了小十三,原来抱着这种不良居心?

    “咳咳……英儿,这漠北尚有余寇残存,将小十三等人敕封于塞外之地,似乎……不太好吧?”

    这万一元军大肆集结进攻大宁,小十三别说守不守得住,能不能活着逃回来都是个问题。

    皇子守国门,并非如此简单轻易,那是需要拿命去守啊!

    “皇爷爷此言差矣,除燕京、太原、大同三大要地外,还有宣府、大同、韦州、甘州等重地,皆需敕封诸王,宿重兵备边!”

    “每岁季秋,诸王可相会率军齐齐出塞捕虏,肃清漠北,如此一来,方可彻底稳固我大明北疆边患!”

    分封诸王,九边重镇!

    这等名留史册的军事防线,最终却是被靖难成功的朱棣一手破坏殆尽,只为消除诸王可能对自己皇位产生的威胁。

    加之小胖子朱高炽即位称帝后,决意罢兵修养生息,致使大宁等重地平白拱手送与蛮夷,令人为之扼腕叹息。

    太祖爷听后久久不能言语,心中震撼未曾消退半分。

    自家这个爱孙,还真是气魄雄浑啊!

    昔年分封诸王,不过是抱着以屏宗室的目的!

    但是这个小王八蛋,却做的更加细致,意图大肆分封诸王,巩固北疆边防,彻底消弭蛮夷之患,根本不担心有人会对中央皇权产生觊觎之心!

    正思索间,杜安道却是快步走来,低声提醒道:“皇上,将士们都到奉天殿了,时候差不多了!”

    老爷子顺势借坡下驴,转身就走,还不忘让杜安道拎着朱雄英,共同前去赴宴。

    奉天殿内,寂静无声。

    左侧坐着李善长、李原名等文臣,右侧则是蓝玉、王弼等有功将士,十三郎出乎意料地坐在了右侧首位。

    不是因为他朱十三本人,而是因为“朱寿将军”这个名头。

    象征性地讲了几句话,老爷子便给了杜安道一个眼神,后者当即摊开圣旨,高声喝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十三皇子朱桂……骁勇善战,武略超群,化名‘朱寿’随军北伐……踏平北元王庭,生擒北元伪帝…………晋封朱桂为宁王,就藩大宁,专镇一方!”

    当听到自己名字时,十三郎便出列跪地听封,起初还觉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毕竟这“朱寿将军”的名头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听到最后的王位时,十三郎却是当场傻眼,一脸懵逼地看向了朱雄英。

    宁王?

    就藩大宁?

    我尼玛啊!

    你个小王八蛋,想要坑死我啊?

    那大宁乃是塞外苦寒之地,时不时就有游牧蛮夷肆掠出没,是人呆的地方吗?

    别说十三郎傻眼儿了,满朝文武都有些懵逼。

    这位朱寿将军,甭管他真的假的,顶上了这个名头,那便是一场滔天功绩,足以位列公侯,这怎就就藩大宁这塞外之地去了啊?

    朱雄英见状微微一笑,张口无声地对他吐出了那句话,令十三郎如遭雷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作者题外话】:宁王朱十三,即将开启大明战神的生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