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反应(2/2)

    在不到三日的时间里。

    贞观犁已经传遍了长安城周边,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效率确实非常高。

    不过换句话来说,如果他们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如何能够获得李世民的重要呢?

    李世民这等人物,识人之明毋庸置疑,在他手下出现了太多厉害人物。虽然现在还不是盛唐,可是大唐的强盛已经初见端倪。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在乎的不是别的东西。哪怕是官府下令,只要东西不好用,他们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纵然表面敷衍,可是等官府中人离去,他们难道还会继续下去吗?

    想要推广贞观犁,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贞观犁自身效果,当真能够起到提升的效果,百姓也不是傻子。

    如果只是阳奉阴违,不但无法获得民心,更是损害官府的公信力。若是后者的话,接下来的时间,朝廷都是坚不可摧的。

    于百姓而言,实际利益最为重要。

    空口无凭的东西,又岂是那么容易得到,每个人都得有自知之明。

    是以。

    当百姓亲眼目睹贞观犁的效果后,瞬间为之震惊。有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官府主动推广,那些百姓自发行动起来。

    这本身就是朝廷提供贞观犁,哪怕传播出去对大伙也没有坏处,并且恰好符合朝廷的要求,一场大范围的改革就此发生。

    贞观犁的登场,虽然没有改变什么制度,甚至连生产方式都没有改变。但是他对于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完全称得上变革。

    毫无疑问,李世民的威望,达到了巅峰。

    这是在长安城附近,其实李世民的威望已经很高了。可是他这次更进一步,百姓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至于其他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这一幕,便是李世民想要看见的,他做这件事,让百姓获得了切实的利益,也是为了稳定民心,准备接下来的计划。

    百姓对李世民的赞扬,影响不止于此。

    因为这个举措,众多读书人写作赞颂,也是另一个角度体现问题。他们这些文人墨客,本身也是喜欢紧贴时事而为的。

    也就是现在没有后世的互联网,无法将自己写作的内容传播天下。可是在一定范围内,这样的行为还是极受追捧的。

    李世民确实做了好事,他们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吹捧。如果一来,李世民获得了好名声,他们自己也获得了才名。

    可谓是一举多得。

    可以说,这几天整个长安城都是沸沸扬扬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人潮汹涌,亦是表达对朝廷的推崇。

    当然了。

    既然有人觉得这是好事,就有人觉得这是坏事,凡事都存在两个对立面。

    而这个对立面,无疑是极为明显的。

    便是朝堂上的某些大臣,以及世家安排在长安的人手。当他们听到消息的时候,都是匪夷所思的模样,百思不得其解。

    贞观犁就好像一根棒槌,狠狠地敲在他们脑门上。也许没有感觉到直接的危险,可他们心中却已经萌生出不安的念头。

    其中警惕性最高的,当然是崔朗了。

    在一处宅院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