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200米复赛结束(2/2)

    沿着弯道的左右分割线,一直掌控节奏,用大而有力的步伐,确定脚步踩踏位置减少前移腾空时间。

    前三十到五十米,蓄势积累速率达到最高速进入途中,这也是每一跑中的重中之重。

    有一个效率的起速,再凭借不弱的绝对速度和优秀的速耐力保持,跑完接下来的距离。这是他一直来所执行的技术方向。

    在很早以前其实他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节奏方式,因为他天赋上的步频和送髋的能力都不错,因此一直来都是国内200米项目上的绝对佼佼者。只是在送髋和前移的脚步上还没能发挥他真正的天赋,使得他在前半程看起来起速效率不高。

    跟随了林幕以后,林幕并没有完全改变他原来的节奏,在增强核心力量加大爆发力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放大了他的送髋优势。一步步成长起来后,也使得杨祖耀把他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他的前半程速率下降了少许,但是步幅和脚步落点更大更精确了,既节省了动能又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加速。因为核心力量的增强,前半程的综合效率比起原来反而更好了些。

    也因为这样的前期积蓄,又进一步为后半程的途中速度和冲刺保证了足够的动能。这才使得他的成绩一步步的提高到了现在。

    只是让林幕稍遗憾,杨祖耀在融合爆发起跑和腾空脚步的那一阶段。因为着眼杨祖耀的长期培养耗去了不少时间,也使得现在的杨祖耀算是才刚刚进入正轨。当然这也是杨祖耀自身遗憾和少许后悔的地方。

    凭借着大而有力的前程步伐,几十米的弯道过去,杨祖耀跑的很有效率。人看起来也是极其轻松,整个的身姿步伐配合看起来人很潇洒自如。

    速率和节奏十分有力,但乍一看起来仿佛真不算快。但通过对比就能发现,其实真不慢。

    在他的左右,三道选手加特林,六道的鲍威尔,包括另外的巴哈马选手和英国选手。他们都是专项百米的运动员,因此哪怕在200米兼项上,他们前半程的起速都是极快的。

    凭借着优秀的起跑和起步加速,几人在弯道的加速行进中显得极快,整个的动作频率节奏都显得很有爆发力和速度感。弯道只过了大半就已经和他们左右的大多选手分出了一些距离。

    但哪怕是这样,看起来没多大速率的杨祖耀,也并不落后太多。只以微弱的劣势保持了一个相对僵持的平衡。

    赛场上八位选手以脱缰野马之势奔行在弯道之上。

    能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进入200米复赛的人,哪怕是百米专项的运动员,他们在弯道技术的发挥上也都有着极高的水平。身体倾斜,重心控制、快速摆动的手臂和不断精确迈出的步点都使得他们能相对充分的完成他们的弯道跑。

    只不过,毕竟因为加速节奏和绝对实力上的差异,在弯道即将进入直道时,选手们也逐渐的分出了层次。

    一百一十米的弯道已到了最后阶段……

    弯道进直道。

    现场所有的观众此时都把目光聚焦在弧度最大的拐角上。前伸数的影响没有了,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杨祖耀,杨祖耀,加油!”

    “华夏,加油!”

    “#@!@#”

    一声声扯着嗓子喊出的的助威声,不同的语言往着赛场中倾泻。

    甫一跑进直道,杨祖耀就听到了,只是他没空去感受这一切了。余光扫了下左右两边后,杨祖耀心里有底了。在200米中,进入直道是分水岭,也同样是他完全发挥的开始。

    八位选手哪怕是实力各有差距,也只是眨眼间就陆续跑进了直道,到了此时所有选手的位置也已经一目了然。

    靠着大而有力的步伐,相对极快的频率,三道的加特林处在了领先的位置上率先杀入了直道,紧随其后的六道鲍威尔也只是相差不到一个身位,处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而处于四道的杨祖耀和七道的斯洛文尼亚选手奥索夫尼卡也仅止落后鲍威尔少许紧跟其后。两人之间看起来近乎并驾齐驱。只是从整个速率节奏上来看,杨祖耀超越恩斯特也只会是几步之间的事。

    原本起跑反应和前期起速都很不错的安提瓜选手克里斯汀此时已经掉队,取他而代之的是德国选手恩斯特排在了第五的位置上。只是相比前面几人差距显得稍大了些。

    赛场上狂奔的八名运动员。从上直道开始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毕竟是短跑200米,哪怕实力较差的看起来速度也同样是很快。只是什么事都不能比较,赛场的情况更是如此。

    运动员奔跑如风,行动如电,转眼间行过了一百五十米,此时赛场选手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杨祖耀凭借着高速的途中跑,渐渐赶上了加特林,随着距离越长,他与加特林在绝对速度上的差距关系也只会慢慢转变,而两人现在的位置也是咬的很近。

    原本处于第二位置的鲍威尔此时已经处在了第三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差的也都不大。

    而他们三人和其他运动员确是在慢慢拉开距离。只有最后的几十米,场中的局势已经趋于明朗。

    在他们三人身后一米多两米的位置上,原本处于第五的德国选手恩斯特此时已经在第二阵营中脱颖而出。看着前方的三人,他也是咬牙在努力的追赶。

    和他一样在追赶的也包括了剩余的其他选手,距离在进一步拉开,前三看似已经很难企及。但奥运会的晋级机会,谁也无法放弃。努力提升成绩争取挤进半决赛,已经是此刻他们唯一的信念。

    相比于追赶的人,此时最前面的三人跑的就非常轻松了。

    鲍威尔稍落后杨祖耀和加特林,不过他感受了下左右后,也没有再刻意的去拼名去追。离终点还有最后二十多米,他相信保持着现在的情况足以……

    而最前方的两人更是如此了,到现在的情况身后已经很难有人能够追赶得上了。至于复赛第一还是第二,根本就没多大意义。

    终点线还有最后的十米,保持着一个相对均衡的局面,几位选手如一道风般卷过赛场,朝着终点而去。

    保持着的严谨的冲线态度,杨祖耀和加特林几乎同时冲过了终点线。

    两人缓冲着向前跑着,彼此非常有默契的互相看了一眼后,又非常默契的把视线投向了终点线不远处的计时牌。

    “20秒03!”

    第一名的成绩出现!

    杨祖耀心里知道,最后冲线时,他大概是稍逊于加特林的,不过他也不遗憾,还是那句话,第一还是第二并不重要。

    在选手们纷纷关注成绩的时候,现场的大屏幕数据闪动了几秒后,成绩随之显示而出:

    1.第三道,贾斯汀·加特林,美国,成绩20秒03;

    2.第四道,杨祖耀,华夏,成绩20秒04;

    3.第六道,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成绩20秒23;

    4.第五道,塞巴斯蒂安·恩斯特,德国,成绩20秒36;

    5.第七道,奥索夫尼卡,斯洛文尼亚,成绩20秒47;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