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朱标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章 儿子说话好使(2/2)
    朱标还怕自己和原身有些不一样,会被老朱和马氏怀疑。

    老朱听到朱标的分析后愣了愣,自己儿子这几次说话都让自己很意外。

    这是好事,有治国之才。

    “标儿,你继续说。”

    老朱哈哈大笑,说到底他也是穷苦人出身,祖辈的希望就是自己儿子。

    “爹,在钟山上儿子已经说了,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濠州平旷无险,根本没有建都的条件。”

    老朱心疑,这是不是又是自己的婆娘马大脚干的,就回过头看着马氏:“妹子,给咱把面条热下拿过来。”

    自己建都主要就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维持自己以及子孙的长久统治。从小就对这孩子进行多方培养,寄予厚望。

    迟迟不定,是希望让朱标自己建立自己最喜欢的国都,既然他现在说应天好,自己随儿子想法就是了。

    “爹,把应天改为南*京。”

    “南*京?为啥?”

    “古有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之京城,而且元廷用过金陵来称呼,儿子认为应天可以叫南*京。

    它不仅是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在这里登基。离老家近。等日后国力安定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可以仿照应天的规制在濠州建中都。”

    朱标这样说是考虑到濠州是老朱的家乡所在地,也是众多淮西功臣的家乡所在地。

    改名他考虑了些,按地理范围内的应天应大于金陵,时间范畴内的金陵悠远于应天,长江南北有区别。

    时间上,北宋以前统称金陵,也有称建康、上元、白下、江宁,北宋后又称集庆、江宁等一系列。

    所以打算遵守后世称呼,不想和其他朝代一样。

    建中都这样在侧面上优待了这些功臣,还可以让他们可以更积极地为自己的宏图伟业立下汗马功劳,何乐而不为。

    老朱没想到自己儿子越来越有魄力了,不仅把适合建都的地方分析了,连名字也改了,自己很满意。

    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自己的儿子出息更让人高兴的事情。

    “不愧是我老朱的儿子,咱就听你的,建都南*京。”老朱围着朱标转了一圈。

    马氏没想到,自己磨破了嘴皮子都没解决的事情,被自己这儿子三言两语就把重八这个犟驴给说动了。

    不得不感叹父子关系的强大力量。

    第二天,老朱就叫来刘伯温和李善长还有胡惟庸,宣布建都应天,并且把应天要改成南*京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对于定都应天,刘伯温一直都很支持,改名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李善长眯着眼睛别有深意的看了眼刘伯温,说了声恭喜刘先生之类的话,就和胡惟庸一起离开了。

    既然上位已经决定,他们底下的也就照做,而且濠州也会建中都,怎么说都是合适的。

    这两人之间的斗争事情,老朱自然是知道一些。

    只不过都城已经定下来,现在的事情就是为登基那天去做准备,没时间管他们。

    朱标觉得,很多地方刚经历过战乱,百姓们需要缓一缓,目前最重要的先定都应天,等一切根基稳妥,在做新的打算。

    南北各有优势,两者缺一不可,都要发展优势。

    做崇祯那会儿,听到那些百姓说的最多的就是那句,“宁做太平鬼,不做乱世人。”

    有些策略还得等大都攻打下来,天下安定之后,才能继续改造,现在考虑太多反而困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