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瞒过姐姐谈恋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木偶记(2/2)

    苍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捡起那个雕刻了很久的木偶,咳了咳。

    思念,真的能使人日渐消瘦。

    ……

    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炮火声终归是侵扰了山城的宁静。

    小芬牵着伍晴的手,往山上跑去。

    穿着军装的日本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小姐,你快跑,不要管我。”

    小芬松开了伍晴的手,一把将她推开,然后孤身朝着那些追赶来的魔鬼们跑去。

    刺刀穿透了少女的胸膛,小芬面容扭曲,染血的手颤颤巍巍地拉动了引线。

    “跑!”

    轰鸣声响起,霎那间火光冲天,泪水在风中散落成珍珠。

    翌日,城市被侵略者占领,大量的驻军驻扎进了城内,噩耗也随之传来。

    “伍家老爷带头反抗日本人,全家上下都被灭了门。还准备抓伍家小姐去做慰安妇。”

    “那姑娘现在怎么样了呢?”

    “唉,被赶到山上,走投无路,一头撞死在了石头上。”

    “那帮东西真是畜牲啊!”

    老人坐在茶馆,看了一眼议论纷纷的茶客,又看了看自己的徒弟,喉咙哽咽。

    苍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眼里的光黯淡了下去。

    大笑无声,大悟无言,大悲无泪。

    他一如既往地唱着木偶戏,闲暇时,便雕刻着手中的木偶,有时什么也不做,就在房间里呆坐着,透过幕布看着外面的世界,一坐就是一整天。

    “咳!”

    苍云呼吸一阵不畅,猛地咳出一口鲜血。

    手中紧握着的木偶染了血,那是伍晴的模样。

    相思成疾,药石无医。

    他因过分思念而消瘦了许多,脸色变得愈发苍白。

    听闻伍晴死去后,寺庙中有个得到的老僧,心疼着姑娘的命运,花费了巨大代价,便从日本人那里讨回了她的遗骨。

    老僧亲自为她做了法事,并将她埋在了菩提树下。

    他找人多方打听,来到了胧泉寺。

    鹤发童颜的方丈正在佛前跪坐。

    世人皆苦,凡尘难渡。

    苍云过去是个不怎么信佛的人,但现在,倒是愿意相信有佛。

    他跪坐在蒲团上,双掌合拢,闭目垂首,为心爱的姑娘祈祷着。

    佛祖啊,如果有来生,可否保她一生平安无忧?我愿折损自己的姻缘与寿命。

    “施主佛缘很深,尘缘未了。”

    方丈张开双目,轻轻地道。

    “人是因缘而相见吗?”

    苍云喃喃地道。

    “人生不过须臾一瞬,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若无缘,又怎能在茫茫人海中得以相见?”

    “可终究是有缘无分罢了,她都未曾知晓我的姓名。”

    “相逢何必曾相识。世间缘起缘灭,自有因果。你我皆俗世之尘埃。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方丈轻声安慰着,明明很是沧桑的话语,但那张脸却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多谢方丈。”

    苍云躬身道谢,目光虔诚地看一眼庄严的佛像,随后作别。

    夜已渐深,万籁俱寂。

    伍晴逝去的地方,那块巨大的山岩,依稀残留了一丝干涸的血迹。

    苍云用手拨开黄土,将雕刻成伍晴模样的人偶埋在了石下,然后头枕着冰凉的岩石,在月色下入眠。

    山路原无雨,红露湿人衣。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密林的树叶,照拂在了他的脸上。

    黄鹂站在枝头鸣叫,满目盈新绿。

    苍云理了理衣衫,迈开步子往前。

    临行之前,他最后回首望向伍晴的归处。

    四月的尾声,春光正好,寺庙里的桃花开得娇艳。

    用私塾里的老先生教他的诗,就读作“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下一句,他总是会习惯性地念成“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为此,他没少挨过先生的板子。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未曾拿起,何谈放下?”

    苍云轻轻一笑,沿着崎岖的山路离开了。

    山下的小河边,有女子在浣纱。

    岸边的杨柳,郁郁青青,春水被青山映衬成碧波。

    大雁南飞,水面掠过鸿影。

    古桥像一座活着的历史,苍云从这里经过,就像踏过奈何桥往生的旅人。

    伍晴曾在这里,和他擦肩。

    ……

    “我没想过有一天会再和她相遇。她死了,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可是现在的她,就站在我面前。”

    苍云依在池塘边的亭子里睡着,脸庞被水渍沾湿,微微有些凉意。

    他迷迷糊糊地醒来面前的少女折了一根柳枝,笑靥如花。

    他手中的刻刀落在了地上,看着面前那朝思暮想的人儿,像初次在人群中见到她一样,丢了魂。

    她和他记忆中的她长得一模一样,只是笑起来没有伍晴那般含蓄,显得落落大方。

    就像《金鳞记》里的真假牡丹,让人分不清真假。

    “又是梦吗?”

    苍云愣愣地道。

    “我待上前把他唤,恐怕他嫌我太莽撞。我待要不把他来唤,又有谁来安慰他。”

    她模仿着苍云的唱腔唱着《金鳞记》,莲步轻移,仪态优雅。

    一颦一笑,都是她的模样。

    苍云幡然醒悟,这不是梦。

    她的唱腔技艺十分纯熟,依稀带着他的痕迹。

    苍云和声跟着她唱了起来。

    “柳枝儿沾就清凉水,我洒醒张郎出梦乡。他那里正颜厉色来相挡,倒叫我羞人得口难张,你真是贵人多健忘。”

    “我与你爹娘指腹订鸾凰,听说是公公死去婆婆丧。张郎受苦在家乡,为妻我闺中多悲惨。日夜里泪珠沾衣裳。

    “前也思,后也想。怎奈我未曾过门难做主张。”

    这个突然出现在苍云面前的少女不是伍晴,却哪里都像是伍晴。

    她代替了伍晴的身份,和苍云走到了一起。

    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人们大多信奉鬼神。

    邻居街坊看着死而复生的人出现在面前,也是大惊失色,一时间流言四起。

    也有人说,她和《金鳞记》中的锦鲤一样,日夜听闻苍云的戏腔,生了感情,因听出了他的心事,便化作人形前来安慰他。

    徒弟了却一桩心事,积郁已久的相思病也得以缓解,师父也乐得自在。

    他对鬼神尚存敬畏之心,但愿意成全两人。

    “师父,我和晴儿,要走了。”

    苍云挽着伍晴的手,垂首向老人说道。

    老人持着刻刀的手顿了顿,看向手中的柳木,喃喃地道:“要去哪?”

    “泉州。”

    “那么远吗?”

    “近来说闲话的人有些多。”

    苍云握紧了伍晴的手。

    伍晴擅长针线活,在一家裁缝铺子里工作。

    “盘缠可够用?”

    老人关切地问道。

    “够的。”

    “好,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师父没再多言,继续开始雕着木偶。

    “师父!”

    苍云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伍晴也跟着一起跪下。

    “师父,你养我二十余年,待我如至亲,供我读书识字,教我唱戏谋生。您的大恩,我无以为报!”

    “咚!咚!咚!”

    苍云俯身扣了三个响头,木制的地板发出沉闷的响声。

    “孩子,快起来!好男儿顶天立地,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父母。”

    “师父,您老多多保重。”

    苍云和伍晴道了别,背上行囊便离开了。

    老人微微颔首,只是佝偻着背,继续雕着木偶,背影萧瑟而孤独。

    戏院照常运行,人来人往,只是少了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