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他若是再逼我们,我们就去投降大唐!反正到目前我们并没有跟唐军有过多少冲突。”
儿子史朝义的话,给了史思明提醒。对啊,我又不熟非跟着大燕。我现在就上去投奔大燕。
史思明这家伙心思缜密,并没有冒然行动。而是写了降表,直接派人送去长安。
接到降表的李亨自然大为兴奋!群臣也是一连串的拍马声。无非是陛下英明神武,威震八方之类的话。
李亨想了一下,对于这个叛军的二号人物,自是不可怠慢。立马下旨,封史思明为归义王,并兼范阳节度使。挥下八万人马和十三郡依然由他节制。
安庆绪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大怒!跳着脚在殿上骂了史思明半天。
高尚却笑着劝到,“陛下不必在意。李亨收他,也不过缓兵之计。而且史思明也不会真的投降。只不过是拒绝出兵的借口罢了。”
还真被他给说中了。史思明投降后并没有真心归附,而是不断的招兵买马。队伍很快的由原来的八万扩充到十几万。
他的这些动作自然会被人报到长安。李亨边和大臣们商量铲除他,只是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史思明耳中。他一怒之下又造反了!
不过他的归顺和造反本来对战局影响不大。因为他一直就没有参加过大的战斗。唐军也就是一直没有针对他。
但是这次重新造反,他就必须有个态度了。不然就会真的两面受敌了。
而此时安庆绪占据的邺城正在遭受唐军七个节度使二十万军马的围攻。
战斗整整打了四个月。虽然战局总是岌岌可危。但偏偏却一直没有攻下。
这时候,安庆绪知道史思明又重新反叛自然大喜。便又命人传旨让他速带兵来救驾。
史思明和众将一番密谋后立即率领全部人马直接杀奔邺城。唐军问讯,立马在半路设伏截击。
或许是天意吧,两军摆开阵势刚要厮杀。不料突然间天昏地暗。剧烈的狂风扑面而来。
刚刚举起刀枪的将士被刮的站立不稳。在风中踉跄着。关键还有黄沙,让人根本睁不开眼睛。
这样还如何能打仗?除非是挥刀乱砍,不分敌我。
双方的将领赶紧命令自己的军队后撤。吆喝声乱成了一团。跑出几十里以后。
很多士兵才发现。原来自己跑到敌军阵营里面来了。机灵点的就赶紧投降,不机灵的就直接被抓起来了。
其实现在看来,这就是北方地区一次典型的沙尘暴。不过那时候的北方还处于水草风貌之地。不知道为啥突然爆发沙尘暴。
但那时候的人不懂啊,所以很多史料把这场沙尘暴描绘的玄而又玄。基本都扯到神灵身上去了。
史思明的军队并没有远离,因为他们的后方有点远。
但是唐军确是六十万人马,而且分属九个不同的节度使。这一溃散就整个乱了。
因为此时大唐的节度使跟叛军没啥区别。各自为政。士兵们只能各自寻找自己的统帅。可是哪里找的到。
最后,全部都退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内。唐军的这次大军合围,便被一阵风给彻底的吹灭了。
最大的损失就是让史思明趁机又占领了洛阳。此时的史思明军队已经军纪涣散。到处烧杀抢掠。连洛阳的殿,很多都被抢劫一空后,付之一炬。
大臣们纷纷上奏,请李亨认命一个统一的元帅。李亨犹豫许久,也下不了决心。
最后君臣争论许久,想出来一个折中的方案。派遣太监鱼承恩为监军,负责联络个节度使兵马。
若是李隆基在此。肯定会把这个决定给否了,若不是太监监军。就不会有高仙芝的大败。现在大唐还好好的呢。
南京的高仙芝派出好多百姓,去东京散布一个消息,说是因为郡王大钦茂不来参见皇子。要派军舰去炮击东京。
因为两府相邻,百姓之间便有许多扯不断的亲戚。这个消息传播速度极快。
而且大炮的威力更是被宣传的神乎其神。虽然,百姓谁也没见过大炮是什么东西。
但是这并不妨碍传播者的热情。他们加上自己的想象,基本上大炮形容的跟打雷一样。
至于打雷会不会损坏城墙,那就不在他们思考的范围之内了。
这个谣言在百姓之间引起的恐慌是是巨大的。不少的百姓开始扶老携幼的逃离东京城。
林培光没有管这些事。因为百姓走的越多,各种损耗就会越低。而大军能坚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他之所以不愿意跟华夏军冲突,就是怕他们手中的那种震天雷。至于大炮如何,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东京城在海边,但是若是从船上用武器攻击城内。在他看来就是笑话。
就算唐军威力最强大的八牛弩,在这个距离内也不可能对城墙造成什么伤害的。
谣言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是日期却都是一个。那就是腊月一日。
城内百姓都走的差不多了。其实很多人走,也不见得是真的怕炮击。毕竟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