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翁淑芬忽闪着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探索的表情甚是可爱。
“那就是读书人都是毛驴脾气越是打越退在前头给点引诱来骗他们比强逼他们的效果要好地多了。”
说到这里张华轩面露沉思之色紧接着又道:“就是说手段要巧妙不能一味的压迫看来我以前对读书人还是有偏见的总觉得他们食腐不化其实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如果善加引诱改变一下我对他们的偏见其效果比之前的做法要好的多。”
其实这也是张华轩自己反思他地幕府到现在没有太多的人才千辛万苦找了一些历史上地名人加入在幕府之中虽然这样保障了人才质量不过长久下去显然有点不那么对劲。
淮安地地方政务和日常管理慢慢的要被张华轩剥夺过来事实上城管局已经完全把淮安府地日常功能都剥夺
干净净不仅如此以后还要成立警察与税务部门再加上政府日常运作还有单独的司法与廉政机构这些部门将会渐次成立光指望目前麾下的几个幕僚非得把他们做死不可。而求是学堂的学生毕业后缓不济急况且就算是这些学生一个个学有所成想锻炼出来才堪大用也还需要融和学习一段时间才行。
既然今天与翁同和的对答让他开辟一条新思路倒也不妨试试。这个时代的儒生经过满清百多年的打压其实在骨气上比明朝时差的远了虽然思想僵化也更加过分不过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许多。
翁淑芬对张华轩那些理论听的似是而非不过半天过后才突然醒悟道:“原来相公是说三哥是头驴?”
她小脸先是气的通红不过片刻之后便是噗嗤一笑只道:“三哥和驴确实是有点儿象。”
翁同和对他们小夫妻俩的闺房秘话当然是没有可能知道他到淮安已经快一个月这些天来会同年拜名士现在淮军中郁郁不得志的儒生很多翁同和很多半调子的理论和想法就是和这些儒生一起讨论得来的。不过既然张华轩有意让他们一展拳脚这些原本怨气满腹的儒生却是立刻振奋起来。
本来也是该当如此要知道这些儒生虽然不少人都有功名在身不过还没有通过进士考试因为张华轩在招收时多半都取青年俊杰就是那种脑子灵活而立之年以下就考中秀才或举人的要知道八股考试难度非常之大就算是死背书也是要分出来个高下的象范进那样背到五十多岁才中举孔已己更是一辈子没中过秀才可见就算八股考试也能考出个三六九等。被淮军招募来的这帮儒生多半都是有名的青年俊杰一时半会没有考中进士又知道淮军的保举更容易飞黄腾达这才欣然前来。要知道清朝不比前朝不一定是中进士后才能显达军功保举在清朝反而是更容易成功的一条道路自从沈葆等人加入张华轩的幕府之后不少有进士功名在身的官员都一门心思想着加入淮军效力只不过张华轩对大多数人都看不上眼罢了。倒是这些没有功名的儒生年纪普遍不大里面应该有些可造之才。不过淮军已经自成系统之前张华轩又对这些儒生不大重视他们有些怨恨倒也无可厚非。
现在既然张华轩表态要使用他们而且这消息还是来自张华轩的小舅子翁同和口中显然是张华轩的亲自决断一想到在淮军中效力的前途与好处诸多儒生立刻觉得热血沸腾有几个冲动的恨不得断指明誓好让张华轩相信他们的忠诚与决心。
当下淮安城中的儒生们联合一起数十人摇头晃脑四处参观先在城管局跟着丁宝学习然后又随翁同书一处参观土改这几天又恰逢淮军就要开拔做战诸近的城镇都因为战时军需而开动起来翁同和还是头一回看到淮军大队行动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的他索性带了大票人马先后把张国梁和王云峰两只大队人马送出境内这才罢休。
“虎狼之师虎狼之师啊!”身处常熟的翁同和年岁渐长太平军刚打到南京的时候总督都死在了城里然后是巡抚奔逃接着就是大兵开到老实说开往苏南和在孝陵卫附近建江南大营的清兵已经是整个大清最精锐的军队不过在常熟和苏州常州等地见到过不少清军的翁同和却不得不承认放眼整个大清不要说是装备就是单比军队兵员素质和那股子精气神就是通天下的清军不能比拟的。
跟着翁同和一起观看淮军将士的儒生们都是啧啧称赞淮军将士在家乡出征确实也拿出了最好的状态一身灰黑色新式军制穿的笔挺身前的铜扣擦的闪闪光身后的背包打的一丝不芶扛在肩头的火枪还特意上好了刺刀上百上千的淮军将士排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方阵枪刺如林军歌嘹亮这样的准现代化军队不要说是淮安本地的百姓和儒生们看的目瞪口呆心旷神怡就是淮安城中云集的洋商们也是肃容观看客观的说此时此刻又有了相当长时间整编和训练又有不少优秀的欧洲教官参加进军官团后这一支淮军队伍所展露出来的一切都已经不亚于任何一支世界强军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