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住的那块儿叫:“南苑”。
一通介绍下来,就算是结合了实景边走边说,也听得阿燕脑袋晕乎乎的,云里雾里。
安宁听到“西厢”想起了前世看过的《西厢记》。
不知张府可否会有个“张莺莺”
静嬷嬷带着她们回秋平院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日头略微西偏,却未到夕阳西下,汗未如雨下,却湿了衣襟额发。
远远地就看见有一姑娘在秋平院门前左右踌躇,近了些能看出神色焦急。
“静嬷嬷,你们可回来了。”她看见她们,急急地迎了上来。
“怎么了,可有什么事?看把你急的。等了多久了?”
“回嬷嬷,有一会儿了,我寻思着想去寻你,却又怕错过了”
“可是夫人那里传唤?你啊,回话总不在重点。”
她局促又腼腆地笑笑,使劲点头:“嗯嗯嗯,那那那,嬷嬷,我先回去回话,你们准备准备快这点儿过来。””
“哎哎,你可把话说清了再走,谁们呢?”静嬷嬷笑着拉住她。
“嬷嬷您和,和,新来的小丫鬟。”
“行了行了,去吧,我们一会儿就来。”
“是。”
她忙小跑着离开,安宁眼尖还好看到她不小心踩到了裙摆差点摔着。
虽然没摔,但应该崴到脚了。
静嬷嬷带着她们也没耽搁时间,连院子都没进。就在门口叮嘱了她们几句就带着她们过去了。
还动手给她们理了理衣襟。
圆栱门的门匾上只提了契阔二字,字迹和秋平院三个字如出一辙,温婉娟秀。
西厢里大多庭院的门匾都是这个字迹。
过了拱门穿过亭廊,到一处厅堂门前,有侍女卷起珠帘,琳琅声响清脆。
安宁特意最后才进去,还抬起头对着侍女友善地微笑了一下。
笑里能看到山村里小姑娘特有的单纯朴实。
安宁进门就看到主位上雍容的妇人抱着白白净净的一个…………小团子……
妇人梳着端庄的发髻,把夹着银丝秀发全都盘起,用着珍珠雕花的发饰,琳琅的翡翠珠子串成流苏。
月白色的暗纹长袄,草绿色的织金马面。
小团子还小,只系了藕粉色绣锦鲤戏水莲花图案的小肚兜。
肉乎乎的,白白胖胖,看见安宁看她还露出刚长的两颗白嫩的小门牙笑了起来。
安宁看得心里软乎乎,伸出手小心地向她摇摇手打招呼。
小团子就“咯咯咯”地笑起来,开心地上下摆动着两只细嫩的,藕节一样的小手臂,手腕上串了铃铛的银镯子叮叮当当。
坐着的几个端庄妇人看了也呵呵笑起来,玉翠声洒了满室。
主位妇人和蔼地笑着向安宁招招了手,安宁左右看了看,确定是在叫自己,才小心地走过去。
“夫人?”
“来,你抱着。”夫人笑嘻嘻地把小团子过到安宁手里,又喊侍女添了坐,直接让安宁坐下了。
竟是免了安宁的礼。
小团子倒也真的挺喜欢她的,安宁接过她,她也不哭不闹,笑的更开心了。
满室都是稚嫩的笑声和她手腕脚腕上的铃铛脆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