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0章 退让(9)(2/2)
    “大唐将士不应该只管打战。”李世民道。

    “控军掌政者,权臣也。”李华道。

    “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二步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二步是以文御武。”李华回答道。

    “如何以文御武?”李世民问道。

    “首先,截断由将入相的通道——”李华回答道。

    不等李华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打断李华的话。

    “你的意思是——大唐的将军不能凭军功入朝为相。”李世民问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李华回答道。

    “截断由将入相的通道会寒了大唐将士的心。”李世民道。

    “宁与钱财,莫与权力。”李华道。

    “钱财只能满足底层军士。”李世民道。

    “陛下,您认为高层将领比底层军士重要?”李华问道。

    “是的。”李世民回答道。

    “我认为底层军士比高层将领重要。”李华道。

    “这只是你的想法。”李世民道。

    “一位深得军心的将军做宰相,您能睡安稳?”李华问道。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华,没说话。

    “其次,派遣文官出任军队的领导人——即禁止武将担任兵部尚书。”李华道。

    “如何以文御武,你说完了吗?”李世民问道。

    “说完了。”李华回答道。

    “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三步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三步是禁止官吏久任一职。”李华回答道。

    “什么叫做‘禁止官吏久任一职’?”李世民问道。

    “禁止官吏久任一职是指禁止官吏长时间任职某个职位。”李华回答道。

    “多少年算长时间?”李世民问道。

    “超过十年肯定算长时间。”李华回答道。

    “超过十年是算长时间。”李世民道。

    “陛下,在某些关键性职位上,官吏的任职时间还要缩短。”李华道。

    “关键性职位是指什么职位?”李世民问道。

    “如吏部尚书、民部尚书之类的职位。”李华回答道。

    “管理天下官吏的吏部尚书和管理天下钱粮的民部尚书确是关键性职位。”李世民道。

    “说起来,兵部尚书也属于关键性职位。”李华道。

    李世民点点头,问道:“在某些关键性职位上,官吏的任职时间最长应为多久?”

    “最长不能超过五年。”李华回答道。

    “五年——不长不短。”李世民道。

    “陛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四步是强制退休。”李华道。

    “何谓强制退休?”李世民问道。

    “所谓强制退休是指勒令一定年纪的官吏致仕。”李华回答道。

    “一定年纪是指多大?”李世民问道。

    “简单的说——宰相一级的官员,年满七十必须退休;宰相以下的高级京官,年满六十五必须退休;中低级京官和地方官员,年满六十必须退休。”李华回答道。

    “地方大员年满六十也必须退休?”李世民问道。

    “您要是认为地方大员的退休年纪早了些,可以改为地方大员年满六十五必须退休。”李华回答道。

    “地方大员六十五岁退休,比较合适。”李世民道。

    “您既觉得地方大员六十五岁退休比较合适,那就按照您的想法执行。”李华道。

    “李华,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是不是还有第五步?”李世民问道。

    “是还有第五步。”李华回答道。

    “说说第五步。”李世民道。

    “陛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五步是举荐连坐制。”李华道。

    “什么叫做‘举荐连坐制’?”李世民问道。

    “朝廷官吏举荐平民入朝为官,被举荐者犯罪,举荐者同罪。”李华回答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世民问道。

    “我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李华回答道。

    “‘被举荐者犯罪,举荐者同罪’不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么!”李世民道。

    “举荐者犯罪,被举荐者无需同罪。”李华道,“被举荐者建功,举荐者不受赏。”

    “李华,推行举荐连坐制会导致再无人肯为国荐贤。”李世民道。

    “考虑到您说的话,推行举荐连坐制时,可以退一步。”李华道。

    “怎么退?”李世民问道。

    “十年内,被举荐者犯罪,举荐者同罪。”李华回答道,“十年后,被举荐者犯罪,举荐者不受罚。”

    “如此,还是会导致再无人肯为国荐贤。”李世民道。

    “陛下,权臣都有一张很大的关系网——推行举荐连坐制就是缩小权臣的关系网。”李华道。

    “即便是权臣,也不能把平民一下子从白身推到高位。”李世民道,“所以,相较于缩小权臣的关系网,为国荐贤更重要。”

    “权臣举荐的平民只会是贵族门阀的子弟,不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正平民。”李华道。

    “这一点,朕知道。”李世民道。

    “如此,您就该清楚权臣可以通过举荐贵族门阀的子弟入朝为官联络其与贵族门阀的感情。”李华道。

    “你说的,朕都清楚。”李世民道。

    把李世民说的话听在耳中的李华开口道:“陛下,我只是告诉您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李世民问道。

    “您是否接受我的说法,我不强求。”李华回答道,“毕竟大唐的是您的大唐——不是我的大唐。”

    “李华,朕认为举荐连坐制不妥,你不要不满。”李世民道。

    “我没有不满。”李华道。

    “朕觉得你说‘大唐是朕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就是在发泄不满。”李世民道。

    “这是错觉。”李华道。

    “错觉就错觉吧。”李世民道,“李华,你接着说最大限度的降低权臣出现的几率的第六步。”

    “没有第六步。”李华道。

    “没有第六步!?”李世民皱眉问道,“是真的没有第六步,还是你不肯说第六步。”

    “是真的没有第六步。”李华回答道。

    “不要赌气不说。”李世民道。

    “在正常情况下,按照我给出的五步行事,权臣出现的几率微乎其微。”李华道。

    “正常情况下!?”李世民问道,“要是情况不正常呢?”

    “面对非正常情况,我也束手无策。”李华回答道。

    “朕不认为你会束手无策!”李世民道。

    “在非正常情况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李华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意思。”李世民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思是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一概而论。”李华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