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2章 退让(1)(2/2)

    “仁孝,天下之本。”长孙皇后道。

    “法,天下之本。”李华道。

    “你是法家人?”长孙皇后问道。

    “我嘴里提及的法不是法家的法。”李华回答道。

    “也就是说,你否认自己是法家人?”长孙皇后问道。

    “我不是法家人。”李华回答道。

    “你的法和法家的法有什么不同?”长孙皇后问道。

    “我的法是‘民法’,法家的法是‘王法’。”李华回答道。

    “没听明白。”长孙皇后道。

    “您没听明白,我不奇怪。”李华道。

    “何谓‘民法’?”长孙皇后问道,“何谓‘王法’?”

    “解释何谓‘民法’、何谓‘王法’涉及我的治国之道。”李华没有回答长孙皇后的问题,而是开口道,“治国之道,字字千金。”

    李华的话一出口,长孙皇后立时明白李华不打算解说何谓‘民法’、何谓‘王法’。

    “治国之道确实字字千金。”长孙皇后道。

    “皇后殿下,我昨晚跟天子的对话,您应该听天子说了吧?”李华问道。

    面对李华的问题,长孙皇后转头看向自己身后的随侍宫女。

    “你们退到一旁去——没有命令,不得擅自靠近。”长孙皇后对自己身后的随侍宫女道。

    闻言,长孙皇后的随侍宫女当即后退。

    待到自己的随侍宫女退到一定距离,长孙皇后看着李华,回答道:“陛下已经把你昨晚跟他的对话告知我。”

    “这就好。”李华道。

    “李华,你为何在此时提及你昨晚跟陛下的对话?”长孙皇后问道。

    “我稍后再解释我为何在此时提及我昨晚跟天子的对话。”李华回答道。

    “你现在准备说什么?”长孙皇后问道。

    “我现在想从您嘴里知悉天子的年龄。”李华回答道。

    (李华不能让长孙皇后意识到他早就知晓李世民的年龄。)

    (读过白居易的《七德舞》的李华算得出李世民的年龄。)

    “你问天子的年龄干什么?”长孙皇后目光警惕的问道。

    “中山郡王是您和天子的嫡长子。”李华回答道,“若是没有意外,中山郡王会在日后的某一天被天子册立为大唐太子。”

    “我是在问你你问天子的年龄干什么!”长孙皇后道。

    “皇后殿下,天子的年龄与中山郡王的安危有莫大关联。”李华道。

    “不明白。”长孙皇后道。

    “您把天子的年龄告诉我后,我会说清天子的年龄与中山郡王的安危有何关联。”李华道。

    “天子的年龄属禁中机密,不可外泄。”长孙皇后道。

    “我观天子面貌,天子现下应该不足三十岁,对吧?”李华问道。

    面对李华的问题,长孙皇后沉默。

    “皇后殿下,你今年多少岁?”李华问道。

    “莫非我的年龄也与承乾的安危有莫大关联?”长孙皇后反问道。

    “是的。”李华回答道。

    “陛下的年龄和我的年龄为何会关系承乾的安危?”长孙皇后问道。

    “中山郡王现年八岁——天子现下不到而立之年意味中山郡王需要在太子的位置上呆很久。”李华回答道。

    “慎言。”长孙皇后警告道。

    “这里只有您和我——我说的话,您不外泄,没人会知道。”李华道。

    “慎言。”长孙皇后再次警告道。

    “皇后殿下,有一点,你需要明白。”李华一脸严肃的开口道。

    “什么?”长孙皇后下意识的问道。

    “比皇宫更危险的地方是东宫,比天子更难当的是太子。”李华回答道。

    听见李华的回答,长孙皇后愣住了。

    把长孙皇后的表情看在眼底的李华接着道:“皇后殿下,在过往的王朝中,没有几位长年太子成功登上大宝。”

    “李华,你刚来长安,可能不清楚陛下对承乾的爱护有多深。”长孙皇后道。

    “前汉的孝武天子亦曾对戾太子刘据爱护有加。”李华道。

    “放肆!”长孙皇后喝斥道。

    “忠言逆耳。”李华道。

    “李华,不要再说不敬的话了,我不想听。”长孙皇后道。

    “皇后殿下,你是中山郡王的母亲——身为母亲的你有责任听我继续说。”李华道。

    “你——”长孙皇后道。

    刚开口,长孙皇后就不知如何把话说下去——此时的长孙皇后很矛盾。

    “从天子把我昨晚跟他的对话告知你可知,您与天子感情笃厚。”李华道,“但是,不管天子如何爱您,您终有色衰爱弛的那一天。”

    “没想到我在你眼里的形象是以色事人者。”长孙皇后道。

    “我是一个男人,我比你了解男人——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天性。”李华道。

    “你还只是一个稚童。”长孙皇后道。

    李华没有在意长孙皇后有意点明自己还是一个孩子。

    “皇后殿下,所谓您的年龄与中山郡王的安危有莫大关联是指您有极大可能先于天子离世。”李华道,“换言之,您无法长年为中山郡王保驾护航。”

    联想到李华自称‘昆仑山正一真人’,长孙皇后心怀戒备的问道:“你能看透一个人的寿数?”

    “我没有能力看透一个人的寿数。”李华回答道。

    “那你怎说我无法长年为承乾保驾护航?”长孙皇后问道。

    “我的五感很敏锐。”李华回答道。

    “你把话说清楚。”长孙皇后道。

    “我已通过我的听觉发现您有病在身。”李华道。

    (通过近距离的相处,李华借助自身非人般的视觉、听觉发现长孙皇后的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当然,李华能通过自身视觉、听觉发现长孙皇后的身体不健康的一部分原因是李华早就清楚长孙皇后有病在身。)

    (因男女有别,李华不好说他通过视觉发现长孙皇后的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

    “听觉!?”长孙皇后道,“荒唐。”

    “皇后殿下,请实事求是的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病在身。”李华道。

    “我确实有病在身。”长孙皇后想了想,坦诚道。

    “如此,我通过自身听觉发现您有病在身一事也就不能说荒唐了。”李华道。

    “我依旧认为你通过自身听觉发现我有病在身一事荒唐。”长孙皇后道。

    “好了,我们不要再纠结我通过自身听觉发现您有病在身一事是否荒唐了。”李华道。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李华,没说话。

    “鉴于您是天子的枕边人,我认为你肯定清楚天子的身体情况。”李华道,“皇后殿下,请你在心里默默对比一下你的身体情况和天子的身体情况。”

    “我相信,通过对比,你会弄清楚自己是否有极大可能先于天子离世。”

    “李华,我从不讳疾忌医。”长孙皇后道。

    “大唐的医术水平并不高。”李华道。

    “大唐有名医。”长孙皇后道。

    “据我所知,当下的大唐只有孙思邈这一位医家大师。”李华道。

    “孙道人确是医家圣手。”长孙皇后道。

    “皇后殿下,我认可孙道人的医术。”李华道,“只不过,孙道人也有无能为力之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