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惶恐答道:“汉中王海内归心,军师文韬武略,荆州焉敢不服?闻知军师于途中遇人行刺,惊扰军师,在下深为不安,已经严查法办。”
领英呵呵笑道:“大丈夫欲成就大业,何惧区区一刺客哉?吾若贪生怕死,即不来荆州也。”
于是受其册籍,还其印绶。手执高涉之手道:“使君能够与汉中王同心同德,共就大业,此天下之幸也。还请使君仍领荆州,统领荆州英俊,共扶汉室。”
荆州众文武,见领英虽然年纪不高,但英雄之资,豪杰之气溢于言表,又敢以弥天下之大勇,只带数人亲身前往荆州,皆暗自佩服。于是一齐伏地请道:“我等愿意归诚汉中王麾下,诛灭汉贼,以报国恩。”
领英随即安抚众人,于是进入荆州府衙,仍以高涉为荆州刺史,旧有人等,一并原职任用。
此时刺客已经带到,
高涉已经查明,幕后主使乃其弟高举。高涉大怒,下令将高举擒拿,高举自知罪责难逃,求其兄高涉放其出逃他方,保证不再回到荆州。高涉道:“吾与你虽然是同胞兄弟,然今日之事,吾不敢顾及同胞之情。如若不将你交付潜龙法办,恐危及高氏宗族。” 于是将高举与刺客一齐绑至领英之前,听凭领英处置。
领英见高举等刺客绑至,乃亲自下堂,为高举释缚松绑。对高举道:“将军欲刺杀吾,乃因吾率兵攻取荆州之缘由,此人之常情也。且吾知将军乃刺史胞弟,岂能因此治罪乎?”于是下令,赦免高举刺杀之罪,两死士者,皆一并赦免。
众人皆愕然大惊,高举与两死士,皆认为此番必然难逃死罪,不想领英如此宽宏大量,心中畏惧敬服。于是都伏地认罪,誓言以死相报赦罪不杀之恩。
领英既然赦免高举之罪,便夺其领兵之权,将其党羽部卒皆遣散安排其他军中。只是保留高举原来官位俸禄,安置荆州边远地方,嘱咐其勿得再生事端,如此俸禄可保。派二十军为其护卫,兵监视之。高举不敢有违,随即拜谢领命而去。
王节、张宠等人晚间对领英道:“高举欲刺杀军师,军师却不予追究其罪。恐其心不死,日后还将对军师不利。”
领英笑道:“杀一高举,乃易如反掌耳。然而今初至荆州,必然当以宽行事,收聚荆襄九郡之心。纵使其有谋害刺杀之大罪,也可相赦免。高举为荆州刺史高涉之弟,不可因此寒其心。吾正是以宽宏相示荆州,能杀而不杀,亦是警示其心,日后其必不敢妄动矣。”
高涉见领英并不治高举刺杀大罪,并保留俸禄,以保全其身。心中甚为震动,于是率众归服,领英遂定荆州。高涉又下令荆襄九郡各地人等,罢兵归诚于汉中王。领英坐镇荆州,一面修书报与建夏,一面整顿局势。于是荆襄九郡,皆又归属汉中王刘建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