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汉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十五章 恩威并济取益州(中)(2/2)
    忽然接得胡荣书信,建夏看毕,示文雄、赵山道:“胡荣此书,其意甚为诚恳。二君以为如何?”

    文雄看胡荣书信毕,对建夏道:“益州与我并无仇怨嫌隙,相反益州刺史有恩惠于殿下。今番以此书劝我,言辞甚诚恳。然而殿下欲北抗公孙氏,定天下者,益州当必须据有。殿下可回书,以此相解释。以示益州不得不取之意。”

    赵山遂道:“今殿下既然举兴汉大旗,便以天下为己任。纵然益州有恩惠于我,然为殿下大事计,益州必取。以在下观之,益州刺史胡氏父子,皆有向汉归顺之心,只是为蜀中本土豪强所掣肘。殿下已经传檄蜀中,今人心分化,正是进取之时。益州豪强不愿从命者,殿下当以武略下之。在下预料殿下此番益州必能取下,只是稍有曲折,还尚要以武略相济。”

    建夏道:“二君之言甚善。如此,该如何回书益州?”

    赵山道:“胡荣有归顺之意。殿下当以书招抚之,为其申明我不得不取益州之意,并非夺地侵犯。我据益州之后,蜀中上下官员并皆用之。只万不得已之时,须得动用军兵。如此恩威并济,则可彰显殿下兴汉大业之胸襟气度,蜀中更易归降。”

    建夏道:“善。”即回书胡荣,书略曰:

    吾欲行兴汉大业,益州不得不以为根据。前者,使

    君先父加恩于吾,吾当没齿不忘。然思当今之计,当为天下先,望使君涵谅。使君之意,吾亦理解,唯有蜀中豪强,为己私利,不愿从命。今万不得已,吾将以军兵相济。使君可安坐成都,吾绝无相逼之意。吾为汉朝定益州之后,使君及蜀中大小官员,仍以原位相待。

    胡荣接得书信,读之心中认同,欲想归顺,然又担心谯常、张权、李整等人。犹豫不决,遂欲召向宗问之。谯常、张权、李整三人,又带领蜀中官员,前来刺史府前,请胡荣下令,起兵抗拒之。

    向宗自知得罪于蜀中豪强,退至家中,称病不出。

    胡荣见此,亦无奈,只得先同意众豪强所请。于是下令不从建夏檄文所命,众豪强又保奏李整为帅,带领蜀中兵马三万余人,前来驻守剑阁要道,以拒建夏西进。

    建夏闻知蜀中起兵前来拒之,与文雄、赵山道:“果然不出二位所料。今蜀中军马拒守剑阁,吾闻知剑阁山势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该以合策取之?”

    文雄道:“剑阁雄关固然险阻,易守难攻。昔镇西将军钟会取蜀之时,率十二万大军,亦止步剑阁,几欲撤军。然以吾观之,蜀中豪强,不善用兵,李整本领东江军,以水师为主,今来守剑阁,山地步军非其所长。且川中久无战事,李整等非殿下对手。殿下可以用声东击西之术,先领大军攻打剑阁,与其相持。然后遣一支劲旅,从巴中突袭阆中,阆中既然在我手,则剑阁险阻已经无用矣。吾料李整必以为吾军当从剑阁而进,而不会从阆中进军。此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赵山道:“不从殿下之命者,非益州刺史,乃蜀中豪强也。殿下需要展现武略英姿,震慑蜀中豪强,蜀中方能畏服,为殿下所用。今蜀中军兵虽多,然无善用之人,殿下以汉中三万军,再以智计勇武相取之,必能击败蜀中豪强,定取益州。”

    建夏闻言大喜。随即率领汉中三万军,进至剑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