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汉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九章 凉州刺史挟天子(下)(2/2)

    太中大夫陈恒与司空杨陵见之,一齐来见太常卿和玄,道:“第五刺史为大将军,果然与张莽等大不相同。如此,汉朝将有望矣。”和玄闻言笑而不语。陈恒杨陵怪之,追问为何。和玄方道:“万事皆不能只迷于其表。第五均前番领凉州刺史,几次三番不奉朝廷诏命,今又为何突然奉命勤王?其必有所求也。其来长安之初,需得厚结人心,广布恩泽,树立仁德之象。汝等以为其心真为汉朝耶?”

    杨陵与陈恒问道:“若非太长大人点破,我等皆为其相蒙骗。然第五均厚待我等,该如何应对?”

    和玄道:“第五均厚待我等,不过是欲借吾等汉朝旧臣名望,为其树立恩德耳。自古权臣者,皆善于运用柔以克刚手段。谁又不能断定,第五均又将是当年曹瞒呢?我等本无权无欲,今仍可称病不出。”

    杨陵与陈恒闻之,心中默然。遂都借年高多病闭门不出,拒绝第五均邀请任职。

    第五均入得长安,任大将军。问毕儒道:“吾此番进京,该当如何行事?”

    毕儒道:“在下有一事降请教主公,主公允许,在下才敢相问也。”

    第五均道:“军师但说无妨耳。”

    毕儒道:“主公此番入京,是以外臣尽忠辅佐弱汉,以显忠贞,还是有英雄之志,与中原相争衡呢?”

    第五均愕然道:“吾当扶助汉朝,以尽人臣之责。不敢有异志也。”

    毕儒大笑道:“以在下观之,主公若无英雄之志,今番必不起兵来长安也。”

    第五均听闻此语,得知毕儒已经知其心中之意。便不再隐瞒,对毕儒道:“先生可谓智慧逸群,吾之心腹。不瞒先生也,吾此番入京,正是有英雄之志。然而中原公孙氏兵强势广,四方诸侯,表面敬奉汉朝,实际皆割据独立。吾今初入长安,欲行王霸之事,是刚乎?是柔乎?不知该用何策。”

    毕儒遂道:“前朝之事,多有例鉴。项羽虽刚,终究事败,董卓以强而亡。高祖虽弱,而有天下,光武以柔,而天下大治。是以柔能克刚。今天下分崩,英雄割据,然汉室虽弱却未亡也。主公初入长安,正欲树立恩威仁德,广召人望,待根基稳固之时,天子在主公手中,正可效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也。主公当以柔治理长安也。”

    第五均听之甚喜,遂谢毕儒道:“军师之言,令吾茅塞顿开也。军师不愧为洞若观火之士。还请军师指教,吾如何才能与诸侯抗衡,而成王霸也?”

    毕儒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疾足高材者得焉。今日天下之势,正与当年相仿也。汉室颓弱已然难以复兴,且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今主公以凉州为根据,有雄兵十万人,现又据有长安,以天子诏令四方。公孙氏兵多地广,犹如当年袁本初也,虽势力滔天,然不足为惧。主公可坐镇长安,以凉州为根据,北收并州,南召荆州,西令益州,东命扬州,待时机一到,则可出兵中原,与公孙氏决战。公孙氏虽强,岂能与天下诸侯相敌?主公只要击败公孙氏,拥有中原,则王霸之事,自然成矣。”

    第五均闻言大喜。遂依毕儒之言,在长安城中广布仁义恩德,以收拢人心,树立人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