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77章 一千令吉起征点
    1997年11月28日,星期五,兰方市。

    令吉的下跌,已经有整整三个星期了。兰方各地,九万民众悲喜不一,一副百态众生相。

    有不少国民一开始就信奉了君主朱猷栋和大资本家顾鲲的劝说攻势,把手头的现钱和存款,统统兑成了人民币,躲过了一劫。

    此时此刻,这部分民众的心态就很稳,甚至有些还颇有智商优越感。

    当他们看那些死硬不肯信、不听劝的邻居时,心态就跟聪明人看到那些被保健品推销骗了的无知老人时那般幸灾乐祸。

    而那些捏着令吉的人,依然还抱着一丝希望。

    用诸如“反正我也是在国内自己赚自己花,又不出国,暂时贬一点值关我屁事,反正我就这辈子雷打不动,什么操作都不做,越少动弹就越少有被骗的机会”这一类的想法自我麻痹安慰。

    另一方面,他们也幻想令吉的贬值是暂时的,只要大马当局重视起来,展开反击,他们就解脱了。

    只可惜,这种自我麻痹的意淫并不能持续多久,兰方人甚至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快感受到汇率变化的痛苦。

    因为兰方跟任何周边国家都不同,兰方是双本币混用的国家!

    哪怕是在对岸的沙捞越,古晋,令吉贬值之后,物价并没有上涨,因为那儿的一切都是令吉计价的。贬值只会让进口品涨价,对自产自销没有影响。

    可是兰方呢?平时一个东西如果卖10块钱,店里面的标价就是“10令吉/24人民币”这样双价一起标的。

    令吉突然贬值之后,商家们普遍都学精了,一个10块钱的东西,“24人民币”的标价签依然留在那儿挂着,而“10令吉”的标签就偷偷撤了。

    这样商家也不用明着说他涨价了,他只要说自己是按照人民币计价买卖就行。

    如果有那种死硬信奉令吉的人,非要拿着令吉买东西,商家也不会不收。但是会临时掏出一个计算器来,稀里哗啦按现行汇率一算,然后告诉你10令吉只相当于18人民币了,要买这个标价24人民币的东西,现在得掏13块5令吉。

    爱买不买。

    所以,那些不信顾鲲的人,几乎是一两周内,就飞速感受到了冷暖变化。

    就在人心煌煌的当口,当天的《兰方日报》上,以及兰方电台的公开广播上,终于有一些好消息,让人心安定了下来。

    如前所述,兰方因为太小,并没有电视台,只有一份报纸和一个广播电台。广播这玩意儿到了97年虽然已经太落后,但却也有一个妙用,那就是这玩意儿传达率比较高效:

    在只有一个核心主城区的兰方,往几个高层建筑外面挂一些超大功率的扩音器,就跟防空警报那样功率的,等到君主要宣布大事儿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对全体国民广播。也不需要观众闲着或者在家里开着机器,走在路上都能听见。

    “……为应对近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拯救国民,殿下谕令如下:……”

    广播里blabla说了一堆梗概的惠民补贴政策,大致上跟顾鲲对朱猷栋献策的内容差不多,就不再赘述一遍了。

    反正广播最后还让大家详情文稿见当天的《兰方日报》。

    所有国民一下子就轰动了。

    “殿下和顾老板这么仁慈?居然还给那些死不肯抛弃令吉的蠢货补贴?真是亘古未有之仁政呐。可惜有点滥好人了。”

    “滥好人不一定,还是看看细则吧。”

    茶餐厅和酒楼里,还有各种人群扎堆的娱乐休闲场所,在广播通报出来的第一时间,就纷纷讨论开了。

    这些地方一般还有卖报纸,或者门口就有报亭,庶民就纷纷掏钱购买:“老板,一份《兰方日报》。”

    “我要两份。”

    稀里哗啦一阵,当天的兰方日报最终居一共卖出了三万份,比平时的几千份多了四倍之多,超过了每户一份。

    所有人都热切地开始了解补贴政策的细节。

    ……

    兰方港西边不远的某个小渔村,曾经顾鲲重生之初故居所在地不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