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云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三章 九娘
    寒冬虽至,江南吴郡却不甚冷。至少晚间处处燃着上好银丝碳的江左云家大宅是不冷的。

    在大魏朝提起云氏,众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洛阳云氏和长安云氏。

    虽同出一家,然在这富饶的吴郡烟雨之地,首富的江左云氏在当地显然更为人所知。

    云氏太祖云岐山寒门出身,因事母至孝,由乡里评议推举升任县学博士,后历经县尉,县承,县令,官至郡守。

    于霍氏之乱中率领全城官民坚守吴郡,奋勇抵抗,阻霍氏大军于淮水河畔,立下赫赫战功,破格荣升豫州刺史。

    云岐山有三子,长子云长林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克己奉礼,官拜国子监监丞。其子孙多聪颖,家风严谨,书香传世,历经五代,盘踞于长安,乃赫赫有名的洛阳云氏。

    二子云长辉勇武过人,投身军营,屡立战功。曾于抗击西羌的征战中救下御驾亲征的魏武帝,官至雍州节度使。其后数代投身军营,略有战功,也就是洛阳云氏。

    而江左云氏承袭自云岐山三子云长文。云长文自小文武不显,于经商一道却颇有建树。

    经商四代,传到现今的当家家主云贺兰,江左云氏已是高粱锦绣,富贵无边。

    吴郡百花巷以西的云家大宅绵延数里。即使在这夜里,院内的亭台楼阁,雕梁玉栋都似闪着金光。

    婢女墨梅手托金盘,上盛百香楼新制的九珍八宝汤,快步穿过九曲回廊。

    主院大堂内,炭火融融,案头一盆水仙正盛,屋内幽香阵阵。

    头戴嵌红宝石茸皮抹额的老夫人斜卧床榻,背靠隐囊,正在打盹。

    墨梅挑帘进得门来,正要开口,见得一旁嬷嬷比划忙闭嘴点头。将汤盅置于案几,一礼退下。

    老人睡梦中模模糊糊叫了声小九,睁开了眼。

    一旁嬷嬷赶紧端来汤盅:“老夫人,小九还未回呢。”

    老人接过,细细尝了一口:“人老,睡糊涂了。”

    嬷嬷笑道:“夫人不老,且要看着这满堂子孙长长久久呢。”

    老夫人笑道:“莫拿我打趣。小六和小九离了多久?快回了罢?”

    嬷嬷低头算了算:“已是离了四月余,北上行商路途遥远,老夫人莫急,许是再有两月便该回了。”

    她不急的,她只是有些担心,许久不曾收到小九的家信了,头回出门,且莫要出了差错才好。

    …………

    夜渐深。

    汲郡城外五十里的锡山地势险峻,草木在冷风中簌簌作响。大山似一头巨兽,安静的趴在清冷月色印照的大地上。

    寒风掠过,吹得山林空地中的篝火噼啪作响。几处篝火燃在了外围,内里是数座矮小帐篷和几十辆绑缚油毡的马车。整座营地众人大部分已安然入睡。

    一处篝火旁,护卫搓了搓手,往火堆里添了点儿柴。暖意便蓦地腾高了些。

    另几个护卫挎着刀沿帐篷外围巡视一圈,见并无异样,方坐了下来。

    几人小声交谈:“尚有二月余我等才可到吴郡。”

    “虽说如此,然则此次九娘子遭了难,回去怕也是不好受啊。”主家责罚在所难免。

    有人撇嘴:“这却也不是我等护卫失职”

    “既如此,我且问你九娘子为何仍未苏醒?那脸却又是如何伤的?”

    那人嗫嚅片刻:“是九娘子非要去那涧边散步。”况且当时身边还跟着两个丫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