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导演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921.目标从来都不是奖项(2/2)

    而实际上,《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戛纳之行的目的已经基本完成了,虽然如果能拿到金棕榈自然是最好不过,但是其实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此时此刻,在媒体上狂热的反映,直接反馈到了各个影迷群落中,因为要到半个月后才公映的关系,北美影迷无疑被媒体疯狂的炒作吊足了胃口,在北美院线正式推出票务预订之后,预售数额一路飙升。

    而且这段时间,戛纳电影节这边,也一直都要求增加电影的放映场次,但是结果都被拒绝了。

    哪怕有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急切地想要观看这部被朋友安利过来的电影,但是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这边,放映,实际上,除了宣传作用,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而现在大势已成,他们自然巴不得让电影更加的稀缺,饥饿营销这种活,虽然套路很老,但是架不住效果是真的赞啊!

    当然了,没有什么电影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有喜欢的人,肯定也会有讨厌的人,《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也是如此。

    但是事实却是,讨厌的人,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因为支持的人更多,特别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大多数都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狂热粉丝。

    在北美的社交平台上,对《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安利和吹捧他们几乎是不予余力的!

    而事实上,这部电影也的确当的起他们的吹捧。

    对于北美的很多观众来说,他们其实是很奇怪的。

    大多数时候,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他们对媒体这些所谓的权威机构,都反而并不是那么感冒。

    但是相反,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力的反而是朋友,或者网友,同好者。

    一个同好者的推荐,绝对比媒体的报道要来的更加的可信,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戛纳电影节有两大传统,一是法兰西出品的热情奔放,宛如地中海畔的棕榈树和金沙滩上的比基尼;二是褒贬不一的特立独行,有人指责是商业炒作的噱头掩盖了艺术的光芒,有人总结为每年格调迥异的评委会成员跳跃性的审美作祟。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绝对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被看好的影片之一。

    没办法,虽然这是一部商业电影,但是它并不是人们认知当中的爆米花电影,这一点,从各个场刊的好评就可以看的出来。

    不过,真要以为被媒体场刊一致看好的电影就必定拿奖,那就真的太天真了,大热必死,从来都是戛纳的历史传统!

    历届戛纳电影节,被人一致看好却颗粒无收的影片,数不胜数。

    所以对于《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能否拿到金棕榈,依然是个未知数,当然了,以戛纳的分猪肉的尿性,这部电影肯定不会颗粒无收就是了,至于能否拿到大奖,这个真的不是公关的问题了。

    其实欧洲三大电影节,虽然说也被资本侵蚀的厉害,但是毕竟,他们都还是知道,想要继续薅羊毛,就不能被一棍子打死,要一直吊着才行。

    所以,你可以公关,可以让电影获奖,但是最终的大奖,却从来都是不确定性的,因为如果连这个都能够被彻底公关的话,那么戛纳电影节也差不多到了关门大吉的时候了

    在电影节闭幕这一天,无数的影迷和媒体记者再次汇聚到影节宫前,只是相比于盛大的开幕式,戛纳电影节闭幕式的红毯规模要小得多,所有人的目光焦点也都放在了随后的颁奖典礼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