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汉正统(2/2)
    思虑了好一会,傅肜原本浑浊的目光好似忽然豁然开朗般,朗声道:“少将军莫非是打算放弃已得的江夏诸地,以此引诱吴、魏双方争夺,而让吴军迎接魏军敌视的怒火,而淡化我军的注意吧?”

    “然也!”

    眼见着关平笑着肯定道,但他又不经起了些许担忧,低声问着:“只是,以孙权的狡猾会中当真会如我等所愿吗?”

    “一定会。”

    只是,傅肜还充斥一丝不自信时,关平却陡然面露坚毅之色,坚定回道。

    “此乃地利问题,我军若放弃了南新、云杜甚至上昶城,那沔水已北汇入长江道口便陡然洞开出现于吴、魏眼前。”

    “若吴军夺之,则可利用夏口为根基,尽发挥己方水军的天然优势,彻底封锁长江下游江面,然后可分别从石阳、南新方面登陆威胁江夏已北之地,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死磕石阳城却碍于文聘的坚守,迟迟不能攻克。”

    “若我军放弃,便等于是给了吴军机会,以那孙权唯利性格是绝对不会放过此天赐良机的。”

    话音落罢。

    关平回首望了其一眼,随即又道:“当然。反之则相同的道理,若魏军夺取这些地方,便可抵吴军水师于长江上而无法使他们发挥出水战的优势,亦可彻底完善江夏已北的防线,以控卫淮南之地。”

    “此等重地,现看似不重要,只是由于我军占据,魏庭当中诸朝臣都很清楚,我军若北伐是没办法将重心放在东南的,因为东南与江东相隔,我军攻势纵然再甚猛,最终兴许也是让孙权得利。”

    “若北伐,不管是出于军事意义还是政治意图,主力方向都将会是荆、蜀联动,以出秦岭、克关中,出襄樊、进军宛洛方才是大略。”

    “少将军为何如此断定陛下会如此制定国策?”

    “因为陛下乃汉室帝胄,皇族后裔,他的特殊性造就了我军北伐必须是军事服从政治,曾经的高祖皇帝乃是从汉中出秦岭席卷关中诸郡,进而平定山东等地,从而建立了大汉的统治,若此刻陛下能在重走老路收复西都,那无异于向天下宣告了陛下复兴大汉的正统性。”

    “别看这正统性只是虚无缥缈的幌子,实际上意义极其重要,不仅仅能够鼓舞将士们的军心斗志,亦能鼓舞蜀地乃至天下间世人重燃对大汉的热情。”

    “从另一角度来看,若我军荆、益联动进展顺利,西取西都,东兵临宛洛,则魏国势必治下不稳,根基动摇。”

    “两都都遭受着威胁,这岂不是对魏国军事与政治的双重打击?”

    “平推测,待此战告一段落,丞相应该便会向陛下上表此国策了。”

    关平徐徐分析着。

    随后他才又回到了正题:“既然东南诸地对我军意义不是太过非凡,而又对吴、魏双方极其重要,那为何不以小舍大而顾全大局呢?”

    “趁机挑动吴、魏激战,而以这片地方的重要性战事势必会旷日持久,我军便可置身事外而趁势而动,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席席分析下,傅肜渐渐明悟了,这一刻他不由愈发敬佩起关平。

    关平,年不满三旬,却行事缜密,心思细腻、冷静,又擅于大局的分析。

    有这样的全才,岂不是己方之福?

    “多谢少将军解惑,肜顿悟了。”

    沉吟片刻,傅肜不由拱手郑重回道。

    ……

    交谈甚久,二人忽是沉默下来,皆一览无余的望着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回荡着,散发出阵阵溪流般的回声。

    那令人陶醉般的水声,让关平不由沉浸了。

    “唉!这战端一开,虽有如此美好的美景可观赏,可却并未有太多心思。”

    “真希望天下能早日太平也!”

    关平喃喃嘀咕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