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鬼重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93章:大漠之上的妖邪(2/2)

    “哎,哎,我寻思着马蹄沟的豆角也该摘了,就叫俺安布和俺去摘来,快,你们谁要吃就拿点儿。”

    姥姥走到树下,热情的向人们寻问谁要豆角。

    “你还是自己留着吃吧,我们都不缺。”

    众人分别客气的回绝。

    姥姥会意的点着头,然后一屁股盘腿坐在了树下的荫凉里,和人们唠起嗑来。

    文在山一见忙向姥姥说:“姥姥,你在这歇着,我先回了。”

    姥姥微笑着点点头。

    “回吧!回吧!我在这歇会儿。”

    “嫂子,你这孩子长得可真快,转眼就能给你干活了,这安布没白养。”

    姥姥只是笑着点头。

    “不受累的孩子长的快,咱是看着好,可这安布可把二婶子这些年拖垮了。”

    文在山向家走着,后边的人议论着。

    “应该的,应该的,这安布也够可怜的啦!”

    “是啊,是啊,这安布一生下来妈就没了,嗨……”

    后边的话文在山没有再听清,说心里话,文在山并没觉得自己可怜,虽然知道了妈妈已死,但文在山庆幸自己有个疼自己,爱自己的姥姥。

    回到家,推开篱笆院门,然后从靠墙一旁的鸡窝里掏出屋门钥匙,这是文在山和姥姥的秘密。

    打开屋门,把筐放在屋边靠柜的地上,然后文在山便迫不及待的拿起水瓢,掀开瓮盖,舀半瓢,然后送到嘴边,咕嘟嘟喝了个痛快。

    那时文在山他们热了渴了,一瓢凉水喝下肚就感觉特别美了。

    因为文在山很少吃冰棍,一块冰棍那时虽说只有五分钱,然而对文在山来说也是奢望。

    更何况当时卖冰棍的也是少得可怜,也就偶尔见人用自行车驮个木箱,带点儿冰棍来村里串串。

    土路疙瘩疙瘩的很难走,有时从乡里带到村里,冰棍化了大半,小贩直说不挣钱,也就不来了。

    文在山喝完水,脱下背心,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脱下布鞋布鞋也是姥姥做的。

    文在山躺在了西里屋的破木床上,然后随手拿一本刚从石蛋那里借来的小人书《杨家将》看了起来。

    当时的小人书热别珍贵,能借到小人书的也都是关系特别铁的伙伴。

    “安布,安布,快出来,咱们村铁匠坟湾翻湾了。”

    这时,石蛋,丑牛他们在喊文在山。

    铁匠坟湾是文在山他们村西的一片大苇塘,据说是在清末的时候有个打铁的人好像是外地人,死了以后被村里的人给埋在了苇塘边,后来也一直没见他家人来寻。

    结果有一年下了大涝雨,把铁匠坟给冲没了,而且水也涨上来,人们为了好记,就把这水塘叫成了铁匠坟湾。

    翻湾,也就是说湾里的水少了,全村及其邻村人齐聚于此,集体摸鱼,把湾翻个底朝天的意思。这种时候往往水被人搅的混浊,有一点儿浑水摸鱼的意思。助鬼重生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br>

    </br>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