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烟云散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附录四:历史观天下(35~36)(2/2)
    姚崇死后,家中无钱发丧,还是老家人自愿卖身替他办了丧事。死后连一块墓碑都没有。玄宗发现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命人给他补立了一块,并亲手书写了碑文,以嘉良臣。

    36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药王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聪颖敏学,记忆过人。七岁时每天能背诵1000多字,被称为神童。。

    小神童幼年多病,家里为他看病几乎倾家荡产。另加上目睹村里人生病没钱医治而死去,10岁时就立志当一名医生。孙思邈花了十年时间研读医术药典。二十岁时开始给亲朋乡邻治病。三十岁时离开家乡,长途跋涉到太白山隐居,边行医采药,边研究炼丹术。七十岁时,积五十年医疗实践经验,编写了《千金要方》。一百岁时又写成《千金翼方》,两书合称《千金方》。孙思邈的代表作《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中药学上有着很高的价值。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枕中素书》、《福禄论》、《老子注》、《庄子注》、《摄生真录》等书。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三朝皇帝多次请他做官,他都托病辞而不受。他是医生,坚信治病救人是他的职责。来求医治病的人,不论贵贱亲疏,他都一视同仁。他的高尚医德赢得世人的赞颂。十年钻研医书典籍,五十年行医实践,三十年著书立说,不问仕途,淡泊名利,快慰至此,潇洒至极,百年好合,世代楷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