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637章 游说(2/2)
    陆缜却并没有直接入正题,而是问了一句:“大人以为当今陛下与皇相如何?”

    听得这一问题,于谦心里是一紧,当即明白了他要说的究竟是何事了。先是有些若有所思地看了陆缜好一会儿,方才斟酌地道:“今虽才御极才一年有余,却已有明君之相,无论朝事边事,都能虚心纳谏,这才能使我大明江山自之前的动乱迅速恢复元气。”

    顿了一下,他又肃然道:“但即便陛下圣明,也与是否接太皇重回京城没有什么关联?”当着陆缜的面,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直言说道。

    陆缜和于谦四目相对,没有任何的躲闪之意,悠悠道:“大人真觉着此事对陛下没有任何影响么?若将皇从北方迎接回来,却该让陛下如何自处?毕竟,陛下可是因为皇被俘才临危受难,坐这皇位的呀。一旦皇归来,却问谁是君,谁是臣呢?”

    “这个……”于谦顿现纠结之色。他身为人臣,这种天家之事向来是不好去细思的,但现在被陆缜把问题摆在了面前,不能再当看不到了。作为当了几十年官的于大人来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说法自然极其熟悉

    ,更清楚历史有多少人因这张至尊的宝座而骨肉相残。

    “所以下官以为迎回皇,只会让我大明朝内的情势变得越发复杂,让本来已渐入正轨的朝局天下多了一层不定的变数。甚至在我看来,将皇送回来,分明是鞑子在看出此点之后用以乱我君臣之心的一个阴谋。”陆缜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道。

    于谦的眉头皱得是越发的深了,陆缜所说的这些道理他当然明白,可身为两朝臣子,他如何能果断地说朱祁镇的坏话,尤其不能直言可以将之抛弃的悖逆之言。

    见他一脸的为难,陆缜又继续道:“大人可知岳武穆之旧事么?”

    “岳王爷的坟茔在杭州,而我也是杭州人,如何会不知其事?”

    “那大人觉着岳武穆为何会死?只是因为受奸臣秦桧所陷害么?”

    “这……善思以为还有其他缘由?”

    “不错,南宋高宗虽然只是人之资,却绝非自毁长城的昏聩之君,他所以会任由秦桧陷害岳武穆,甚至几番在背后助推此事,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也希望除掉声名显著的岳王爷。”陆缜看了对方略略变色的脸庞道:“而他所以会起这杀心,除了因为岳飞兵权过大,让他感到不安外,更因其一直所提倡的一句话——直捣黄龙,迎回二圣!”

    听到这句,于谦是骤然变色。而陆缜只作不见,继续道:“若岳武穆当真成功,则高宗赵构的处境相当堪虞了。毕竟那被掳走的二圣一是其父一是其兄,到时他的皇位恐怕真要保不住了。既然这实在是个大-麻烦,那索性将之早早遏制,哪怕因此会让大宋彻底失去重回原的机会。可那,也自己失去了皇位要好得多。”

    这等诛心而大胆的言论从陆缜口道出,直让于谦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反应才好了。

    “而今日之事与当初也有着几分相似的地方,朝那些官员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不断向陛下进言此事,除了表现出自家的忠心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只会徒增乱象,甚至让君臣见疑。而一旦皇真被迎入京城,则朝必然再生事端,这恐怕也不是大人你希望看到的?”

    在说完这么一大段话后,陆缜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端着茶杯缓缓地喝着水,等待着于谦作出反应。他相信,以于谦的智慧一定能做出那个最恰当的选择。这不光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大明天下。

    于谦呆坐在那儿,足足有近半个时辰,方才缓缓地呼出了一口气来:“你以岳武穆之旧事来说服于我,恐怕还藏了另一层警示在其。你认为我也可能落得岳武穆一般的下场,倘若皇真个拿回属于自己的皇位……”

    陆缜轻轻点头,在心里加了一句,这是您老在历史的真正归宿与结局哪,我可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在我的面前演!

    本书来自

    /46/46303/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