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除了少部分普通百姓种植的土豆和地瓜,在家中断粮后被提前挖出来了,
其他皇家、勋贵们种植的基本上都还没有动。
在等朝廷统一安排呢。
大唐立国才十多年,勋贵们的命运还是和国家休息与共的,并且大部分勋贵都
还是第一代当家人做主,眼光还是有的,关键时刻自然是跟随餐朝廷的脚步。
要不然城外那么多粥棚,还真以为有那么多人大发善心,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
的事情?
收买人心,这在封建王朝,有的时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开始吧!先挖那几块测量地,看看今年的亩产到底怎么样。”
李承乾亲自向李世民申请了主持蓝田县土豆和地瓜开挖工作,挖土豆和地瓜,
这算得上是这几天大唐最重要的事情了。
长安城外流民的口粮够不够,就看今年土豆和地瓜的收成怎么样了。
东宫上下今天几乎是倾巢而出,就连东宫护卫都带着锄头下地帮忙挖土豆和地瓜。
人多力量大,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到半个时辰,几块测量地里的土豆和地瓜就都被挖出来了,拳头大的土豆和
地瓜堆满了田间小路。
“太子殿下,这几亩土豆的产量分别是两千二百二十斤、两千四百一十三斤、
两千三百八十斤……”
很快的,户部的人就把亩产信息反馈到李承乾面前,基本上土豆的产量比去年
是少了二三成,地瓜的产量少了一成左右,看来还是地瓜比较耐旱啊。
难怪后世很多山中农户直接把地瓜种在一点水都没法浇灌的山头上也能有收成。
“呼!”
李承乾松了口气,虽然这个产量比去年低,但是和粟米这些亩产不到两百斤的
粮食比起来,土豆和地瓜今年的表现仍然不愧祥瑞之名。
看来长安城外的流民们不用担心饿死了。
……
长安城外。
“小姐,我们明天开始就不用再来这里施粥了吧?”
长安城的勋贵都在城外或大或小的设置了粥棚,河间郡王府自然也不例外。
李冰娥在去城外看到过一次流民生活的惨状之后,就开始带下绿剑亲自去粥棚
帮忙施粥了。
绿剑这丫头的性子其实和李冰娥还是挺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
一个喜动一个喜静,所以这些天在粥棚施粥,绿剑很快就觉得无聊起来,而李
冰娥却是能够每天一如既往地微笑着给排队过来领粥的流民们盛粥。
“为什么明天不来了?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出来还能做点善事,何乐而不
为呢。”
“今天早上你不是也听到了老爷说的话吗,今年土豆和地瓜虽然受到了旱灾的
影响,但是产量仍然非常的高。外面的蝗虫基本上都是吃各种嫩叶和地面上的作
物,土豆和地瓜长在地下,蝗虫想吃也吃不到。”
“是啊,今年要是没有土豆和地瓜,还真是不知道怎么过,张公子献给朝廷的
祥瑞还真是活人无数啊,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呢。”
“哎呀,小姐你又来了,说话说不了几句就能提到张公子,想他你就去找他
呗,真是的。”
“绿剑,你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